会宁:洮河水孕育脱贫大产业
引洮一期会宁北部供水工程解决了会宁县北部11个乡镇25万群众的吃水问题,正在建设的引洮二期会宁南部供水工程,将实现对会宁全境的全覆盖。借助这一千载难逢的有利机遇,会宁县依托发展高效节水设施蔬菜产业,着力探索产业扶贫新模式,提升脱贫质量,确保脱贫成效。
时值寒冬,会宁县郭城驿镇八百户村村民李效憬的日光温室内,嫩嫩的蔬菜苗绿意融融。因为有了洮河水,李效憬告别了以前的日光温室发展方向。
会宁县郭城驿镇蔬菜种植户 李效憬:“(以前)种菜蓄水量也大的很,水没保障。洮河水来了之后,咱们的蓄水池也基本上不蓄水了,随时用水随时有,这就是最大的好处。原来我们是主要以反季节蔬菜为主,现在是主要以育苗为主。”
会宁县“十年九旱”,干旱缺水严重制约了会宁县产业发展和群众致富。引洮工程会宁项目完工后,将覆盖会宁县国道109线和247线,囊括了会宁县80%以上的建档立卡贫困村,这无疑是会宁脱贫攻坚正逢其时的“神助力”。借着这样的好时机,2017年,会宁县在具备条件的中川、韩集等5个乡镇,着力部署推进以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为主的“万亩万座”设施蔬菜产业,做大做强蔬菜主导产业。
会宁县郭城驿镇蔬菜种植户 李效憬:“要建一万座大棚,种苗的缺项比较大,所以我们打算2018年把八百户所有的大棚改建成育苗温室,争取给全县种大棚的乡镇供优质的种苗。”
会宁县中川镇正在建设一个万亩蔬菜产业园区,这里正是买单李效憬“小目标”的“大客户”。
会宁县中川镇梁堡村党支部书记 董景春:“我们开年了水、电、路(基础设施)整个梁堡村就全覆盖了。(我们)根据'三变改革',首先流转土地,地界打乱,搭建大棚(种)蔬菜,大面积发展蔬菜种植,争取早日奔小康。”
为保障贫困户增收水平和脱贫质量,会宁县出台了一系列配套保障措施,设施蔬菜种植区贫困户每户最少种植4座塑料大棚或1座日光温室,自建2座塑料大棚以上的贫困户给予2500元的产业补助,确保贫困户“稳定脱贫,持续增收”。
会宁县中川镇高庙村村民 张文东:“一个棚收入4000-5000(块钱),两个棚的话下来就是一万块钱,四个棚一年基本上稳定能收入2万块钱,通过这几年的种棚,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学生娃上学的学费、生活费都基本上有了保障。”
会宁县中川镇梁堡村村民 康永彬:“根据上次观摩靖远的蔬菜种植和河畔(相邻村村民小组)周边的种菜,我们这里也适合种菜。根据这次县上的发展(规划),我也要种植四个大棚,好好种菜,争取早日脱贫。”
2017年,仅蔬菜产业一项,会宁县落实产业补助资金达12.75万元,全年累计用于各类产业补助资金360.15万元。今年,会宁县将整合各类涉农资金10000万元,发展5000亩1万座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蔬菜种植为主的蔬菜产业,有7600多贫困人口将直接因此受益,预计每户每人年均将稳定增收5000元以上,这将成为会宁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又一个新产业,也将为会宁县打赢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战注入强劲动力。
记者:白银台,马骞,刘兵强,窦学斌,庞博
白银台报道
更多新闻资讯请点击: 甘肃新闻·聚焦全省最新资讯
编辑:王泫予 一审:彭若萱 二审:黄昕鹏 三审:张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