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宁“教师打学生致下体流血”还要还原现场

30.10.2015  11:12

近日,一则名为“会宁桃林中学老师殴打女学生致其下体流血,家长哭诉经过”的网络文章和视频,在会宁县学生家长中引起震动,并引发舆情发酵。不少网友在对受害学生表达同情的同时,对于当事老师的谴责声也是此起彼伏,甚至一度演变为谩骂。记者就此事调查发现,事件双方对于事件发生的过程及事后的调解行为都存在着众多分歧。同时,在网络发酵之下,此次事件的影响已远远超出了事件本身。(10月28日《兰州晨报》)

教育最牵动社会神经,就现在社会环境而言,任何信息不对称的教育事件,都能引爆舆情,其实某种意义上,教育是测试社会心理的最佳端口。 “教师殴打女学生致其下体流血”,这样的细节经媒体一报道,家长和社会会作何反应,可以想像。

我们这个社会的发育,关键在公众面对容易让自身植入的事件时,如何面对相关信息进行梳理,分析,并拿出理性的应对。兰州晨报记者在医院的检查报告上未看到被打下体流血的字样。让我们不由怀疑网传的“下体流血”信息源来自哪里,如果有事实还原的偏颇,应该知道这样先置性的措辞会引起多大的风波。

不得不承认,我们的教育淤积了不少问题。而任何民生问题,哪怕有丝毫瑕疵,任何一个小缝口都能引发强烈反拨。具体到此事,看到“老师殴打女学生致其下体流血”,在社会上习惯性的质疑诘问面前,可以想像这位老师“根本没有说话的机会”,若要辩解,可能会被扣上更大的帽子,譬如有网友进而发出对会宁整个教育行业的质疑和责骂。其他老师也跟着躺枪:“网友的过激言语,让人心寒。”看看被打家长的索赔,一度从50万,逐步下降为22万、20万、18万、14万,直至最后的13.5万。师生关系被异化,老师如果因体罚学生造成伤害,赔偿是理应,但笔者担心这种可能与法理不符合的赔偿会让师生关系变味,导致管理成本无限攀升,那么今后有畏难的老师,还敢管学生吗?而懂教育规律的老师,对不遵守纪录、需要管教的学生适当介入是必要的,这也是公共教育的应有之义。

有明文规定“老师不得打学生”,老师既敢打学生,就该付出代价。可该如何处理,承担什么样的赔偿,得按法律办事,该如何处理就如何处理,得依据伤情鉴定,处理或赔偿绝不该被一则“下体流血”的发酵贴牵着鼻子走。

叫人担心的是,由一方主导且没有依据的高价索赔一旦得逞,等于为社会再添一“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的“范本”。须警惕的是,一旦发酵贴+网友谴责+高价赔偿被模式化,多少人会因为网上的某个引发舆情的措辞而“损失惨重”,多少家庭因为这一赔从此“勒紧裤腰带”?我们这个社会现在最需理性。而牵动各方利益的教育问题,常常因为某个事件,在舆论场引发各方交锋,此时任何的信息不对称,任何的前置站队,任何的情绪宣泄,都会导致形势失控,而最终受害的还是当事人自己和所有关联方。对此次教师打人事件,还是让法律来解决吧,在确凿证据鉴定面前,我们还是冷静理性,不要添乱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