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良工程”何以成了“坑农工程”?

15.10.2014  19:28

  《经济参考报》记者近日在产粮大县——山东省商河县调查发现,投资数千万元的“小农水”项目,当地政府宣称“三十年不落后、五十年正常用”,却未经使用就大面积报废。面对这项被指“干涸了民心”的摆设工程,该县水利部门主管官员竟称是“省里认可、造福于民的优良工程”。(10月14日《经济参考报》)

  无论是国家贫困县,还是“小农水”重点县,都是国家政策扶贫项目。国家不惜投入大量资金,就是为了改善当地民生,造福于民。从当地实际看,建这样的水利工程是十分必要的,老百姓也赞成。从这个角度说,当地的决策并不存在失误。但一项惠民工程何以会变身成了百姓愤慨的“坑农工程”?

  其一,扶贫资金来得太容易。这从贫困县争相申请可见一斑。为什么一般地方羞于提口的贫穷帽子会抢着戴?就是看中的巨额扶持资金这块诱人的蛋糕。虽然在程序上,无论是贫困县还是小农水重点县,申请都非常严格,但再严格的程序,也可能会在某些地方“神通”炮弹下变得一路绿灯畅行无阻。程序正义一旦被撕裂,自然,再好的经也会被歪嘴和尚念歪。

  其二,曲解扶贫资金性质。一些地方把专款专用的扶贫资金当成了可以任由支配“小金库”,随意改变用途。媒体就曾经报道过某些地方把建设资金当做扶贫款滥发的新闻。更有甚者,一些地方以此为幌子,将国家的扶持项目当成了地政府谋取利益的手段。这既浪费国家钱财,也在客观上给部分官员创造了贪贿敛财的机会。当“贪大求洋好面子”遇上“仔花爷钱不心疼”的心理,脑袋一拍,一场挤压民生利益的豪赌就此上演。

  其三,监管形同虚设。这既体现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也表现在最后的验收阶段。豆腐渣工程之所以能够顺利建成并通过验收,而且还获得“优良工程”称号,必然是监管环节出了差池。如果上面能够严格检查,将质量意识向下传递,也不会出现有问题能发现问题,有什么样的监管,就有什么样的结果。监管走过场,才会指鹿为马说瞎话。

  惠民工程蜕变成坑农工程,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了某些地方权力运行体系存在着问题,这亟待纠偏,不能让权力问题结出的恶果让百姓来吞。有关方面不仅要迅速找到让坑农工程起死回生为良心工程的补救良方,减少损失,同时,应立即启动责任追究机制,不放过任何一个责任人。惟其如此,才能避免类似“干涸民心”的穷折腾再次出现,保证当地百姓的利益不继续受损。

  文/晴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