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平点评央行新政:优化住房金融服务 促民生消费发展

10.10.2014  01:18

  今年以来,房地产市场发生了较大变化,供求关系相对去年出现了逆转,房屋库存高企与需求释放不足现象并存。日前,人民银行、银监会联合下发了

  助推惠民生和促消费

  当前住房需求不足并非潜在需求大幅下降,而是市场在观望,同时也是政策约束所致。近年来,为抑制房价过度上涨,决策层推出了一系列控制需求的举措。今年初,个人住房贷款存在审批较严、发放速度较慢、按揭利率提升较多等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需求释放,而改善型住房需求受到政策抑制则更为明显。一方面,国家规定家庭购买第二套住房需支付不低于所购房屋价格60%的首付款,同时贷款利率不得低于基准利率的1.1倍,使得改善型需求的购房能力大大降低。另一方面,“认房又认贷”的首套房认定政策导致有贷款历史而名下无房的情况被认定为二套房,“新房置换旧房”的改善型需求易被误伤。改善型需求即使有较强的入市意愿,也囿于政策和预算限制难以释放。

  

  五举措提升住房金融服务水平

  

  一是松口径。

  二是降成本。

  三是提效率。

  四是推创新。

  五是控风险。

  三项任务亟待完善

  为更好地加强金融服务对房地产行业的支持,以达到惠民生和促消费的目的,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一是落实个人住房贷款支持政策。建议央行和银监会指导商业银行对关乎民生消费的个人住房贷款持续加以支持。银行应统筹安排,优先保障个人房贷业务规模,调整组织架构,精简贷款审批流程,提高放款效率。

  二是指导市场合理确定房贷利率。建议中国银行业协会主导开展个人住房贷款业务定价指引和协调,在支持民生消费的同时,兼顾银行运营的商业可持续性。房贷利率调整下限的确定应充分考虑银行的利差状况、营业成本和风险成本,使银行具有持续支持个人住房贷款的积极性。

  三是加大保障房贷款风险管理。建议监管当局针对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投资大、回收期长的特征,指导银行有效控制资金运行,与借款人签订账户监管协议;掌控关键资金节点,做到资金内部流转,最大限度地封闭运行;强化风险预警机制,切实防范保障房信贷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