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创空间助推创业梦想启航
见到陈磊是金秋九月,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在淘宝特色中国·甘肃馆——青年创业馆开放式工作间。这位身兼着多重身份(甘肃馆首席运营官、青年创业馆负责人、兰州圈子总经理等)、帅气而又谦逊的青年,两年前就和兰大几名博士后合作,一起研究“智能生活”这个项目,自今年四月组建创业馆以来,他的团队人数已经到30多人。
“今后每个早晨起床、烧水和外出就餐等,都可实现智能化的语音服务,且可通过‘刷脸’进行支付。”说起这个项目的未来,陈磊对此充满了信心。按照当前进展,预计年内市民就可体验“智能生活”带来的各种便捷和乐趣。他说,目前创业馆已吸纳电商、动漫和社区“O2O”等30余家团队入驻,创业者大多为本科以上20多岁的青年人。
像这样的众创空间,即人们常说的孵化器,在城关区已达32个,面积约20万平方米,入孵企业1000余家,已经出孵150多家,创业人员4000余人,带动就业2万人以上。城关区发改局局长马强说,今年区委区政府一系列鼓励、扶持双创的办法和政策出台,各类众创空间如春笋涌现,不仅激发大众创新创业热潮,而且带动更多的人实现就业。
众创空间免费提供多项服务
在就业越来越困难,甚至为谋生而犯愁的当下,各类众创空间的出现,为不少人带来新机遇。马强告诉记者,众创空间即创业服务平台,包括国家资助创新示范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技企业孵化器、小企业创业基地,还有创客空间和创业咖啡、创新工场等新兴孵化模式。这些新兴的孵化模式,不仅给创业者提供了创业的空间,也为他们的创业路提供诸多便利。
“在船说创业咖啡基地,您只需点上一杯咖啡,就能免费的坐上一天,还有优美的音乐陪伴。”位于五里铺王府井的这个创业基地,并不是为顾客提供简单的聊天服务。该基地总经理助理任玉霞说,这里不仅为创业者提供资金、资源和各类政策服务和咨询,还提供交流项目、寻求合作的平台。基地成立不足半年,已有32个团队入驻,有12家已推出了产品,如牛大坊和拉卡拉等。
您来这里,会见到不少创业者,包括成功者或初入门者。“牛大坊”品牌创始人、兰大博士后邓毓博认为,众创空间作为新型创业平台,对于怀揣梦想的创客们来说,最大的优势就是免费提供办公场所,不仅解决了创业者最基本的需求,还可通过这个平台办理各种手续,提高了办事效率。邓毓博说:“正是因为这种原因,我带着我的八人团队,入驻了船说创业咖啡,在这里找到了新思路,用互联网思维改造了兰州牛肉面,并与传统牛肉面找到互补关系。”
“在青年创业馆,都有定期或不定期举行的分享会、项目路演及投资者交流学习活动,使创业过程中更加高效,让创业者少走不少弯路。”今年26岁的余鑫告诉记者,虽然自己做的“一乐好”面皮已很成功,但是今后成立公司、发展网络销售等等,还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需要学习,在这里不仅有自助式一体化设备,还有培训孵化等各种免费的服务,降低了风险,节约了成本。
7000万扶持金助推众创空间
今年九月下旬,记者在城关区就业局局长张晓蓉的办公桌上,看到一份该局认定的11个创业孵化基地名单,这些基地涵盖文化创意、电子商务、食品加工、商业贸易、生物化工、餐饮服务和加工等领域,其中今年新认定的有5个,包括船说创业咖啡基地、甘肃壹捌玖捌文化传媒公司、兰州裕盛实业有限公司、兰州得力帮科技企业孵化器、甘肃悦达通讯有限公司等。张晓蓉说,截至目前,11个孵化基地今年安置就业逾260人,近3年来安置就业人数在1200人以上。
张晓蓉说,2015年被确定为工作落实年,为让更多人实现创业和就业,城关区出台一系列办法和举措,以有力的推进众创空间的建设。即以市场为导向,从众创空间发展、创业主体培训、创新型企业孵育、金融财政助推、政策扶持等五方面助推双创,同时提出到2020年,全区在创业体制机制和方式、环境等多领域取得全面进展,使创业体系更完善、创业资源高度集聚、创业政策集成配套、创业环境更加优越,将城关打造成甘肃第一、全国知名的创业型城区。
比如在资金上,财政每年整合现代服务业扶持资金、文化扶持和科技扶持资金7000万元,采取财政贴息、以奖代补、一园一策、一企一策等方式,用于扶持创新创业园、创业孵化器、创业小微企业发展;采取一站式窗口、网上申报、多证联办,以及先证后照、三证合一等措施,为创办企业提供便利。出台城关区众创空间(孵化器)认定办法、城关区众创空间(孵化器)扶持办法等,形成涵盖政策扶持、认证管理、项目融资、创业培训等为一体的双创政策体系。
截至目前,该区已一次性给予船说创业咖啡73万元、文化创业产业园300万元、金盾化工孵化器300万元、特色中国甘肃馆259万元专项扶持资金。
扶持让建设中的孵化器加力
“有了地方党委政府的扶持,企业的发展就更加有动力。”金盾化工孵化器负责人张晓军说。
走进兰州东岗立交桥头北侧的古城坪,一座占地面积大约10亩的专业孵化器——城关区生物化工孵化器便会映入眼帘。这个按照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标准设计、在全市乃至全省首个以民营企业投资为主、可为小微企业和大学生创业者提供投融资、科技研发和办公设施等八类服务的孵化器,在全面建成后,不仅可容纳50家中小微生物化工科技企业、150名到200名大学生创业者进行创新创业,还可创造就业岗位1000个以上,孵化企业实现营业收入过亿元。
张晓军介绍说,孵化器坚持“迎来创业者,送出企业家”的经营理念,着力打造集生物化工产品自主研发、大学生创业扶持和小微企业育苗、小试中试以及产业化、产品上市等孵化服务为一体的总部经济体。目前入孵企业达26家,实现就业360多人。其中生物医药公司16家,化工材料类公司6家,医疗器械类公司3家,人力资源服务公司一家。今年入孵大学生团队3个:商学院学生团队和众讯网络、兰州大学化工院学生团队等。虽然孵化器尚在建设阶段,但孵化项目建设的经济、社会效益已经凸显了出来,截至七月,在孵企业带动就业近400人,上半年实现产值4000多万元。
而位于农民巷的西部创客基地,提出了“打造西部最优秀的创业生态园”的口号,基地创始人陈建新告诉记者,目前入驻基地的团队达13家。入驻项目包括:创合时代、飞天阳光、21世纪不动产、麦田机构、茉莉主题餐厅、西筑大成设计、北斗测绘、时代腾达、沿图设计、闪亮动漫、潘多拉艺术酒店等。“这个平台非常重要,我们希望能给创客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服务,所以目前考虑的首要问题是抓住政策机遇,力求走稳走得踏实。”除此之外,九州主食厨房食品工业园区、天狼电子商务公司等孵化器,都在城关区各项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下,不断完善发展壮大。
众创空间激发青年创业热潮
当众创空间成为全区乃至全省的热词后,许多怀揣梦想的年轻人创业激情被点燃。
26岁的余鑫原本是兰州交大的一名大学生。大二辍学后余鑫开始了自主创业卖擀面皮。经过两年的拼搏,如今的余鑫已经是一个身价百万的企业家了。正当他准备注册公司打造“一乐好”擀面皮中央厨房时,经朋友介绍走进了特色中国甘肃馆——甘肃青年创业馆进行更高层次的锤炼,每天和这里的创业者一起,分享创业经验,学习创业知识。用余鑫的话说,这里不仅仅有免费的办公场所,还能寻找到适合的商业合伙人,取得网络销售面皮的“真经”。
众创空间是城关区为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方便各类“创客”交流合作、共同发展搭建的服务平台。马强告诉记者,该区经过近几年特别是今年以来,对各类孵化器建设发展的支持,在城关区像“特色中国甘肃馆”这样的“众创空间”已有32个,入孵企业1000余家,已经出孵150多家,创业人员达4000余人,带动就业两万人以上,特别是青年人的创业热潮得到激发。
为让更多人加入到创业队伍中来,让更多的人实现创业就业和梦想,根据城关区落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的实施意见,年内力争打造10个具有较强专业化服务能力的众创空间、“互联网+”创业服务平台,到2016年全力再打造10到20家,到2020年,在城关辖区内逐步形成100个专业化服务能力居西北领先水平的各类众创空间、“互联网+”创业服务平台,并探索利用“互联网+”建立线上虚拟孵化器,在孵企业达到7000家,带动就业3.5万人以上;并从中成长出50家能够引领未来经济发展的骨干企业,培育3至5个创业投资机构和天使基金投资人,拓展投融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