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利率+“障眼法”企业小贷融资成本最高达40%
“支农助微”一直是小额贷款公司(以下简称“小贷公司”)开展业务的宗旨,而小贷公司已经成为当前补充金融机构服务不足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然而,《中国企业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一些小贷公司为规避风险,变相提高企业的融资成本,使得小微企业持续经营受阻。
小贷变相抬高
企业融资成本
由于放款速度快且贷款门槛相对较低,小贷公司颇受企业青睐。
“小贷公司是以快制胜,一般申请下来3—5天就能到位。” 一家小型木材企业的负责人张凡对《中国企业报》记者表示。
不过,从小贷公司贷款的高成本却让企业深感无奈。
北京 一位刚从小贷公司贷款的水泥生产个体户梁修生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指出,目前小贷6个月以下的贷款月息为1.86%,6到12个月的月息为2%,超出一年的月息为2.05%,年化贷款利率在22.32%到24.6%之间。
而记者发现,目前 央行 公布的6个月以内贷款年利率为5.60%,6个月至一年(含1年)贷款年利率为6.00%,在该基准利率的基础上上浮30%分别为7.28%、7.8%。
而据多位小微企业人士反映,部分小贷公司在计收贷款利息的同时,还收取财务顾问费和手续费,或强迫客户接受与其有关联关系的担保公司为客户担保,通过收取担保费用变相抬高融资成本。
“据我所知,有的地区的小额贷款公司一般是一年期以下贷款利率都按照一年期基准利率的两倍以上定价。而除了定价之外,还收取数额不等的手续费。另外,还通过贷款时直接扣除全部贷款利息等手段,变相抬高融资成本达25%—30%。”一位从事粮油买卖的个体户张名风表示。
此外,张名风向记者透露,有的小贷公司甚至打着风险防控的幌子设下“障眼法”,让小微企业贷款成本在原本高利率的基础上进一步攀升。
张名风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比如借款120万元,假设年利息为20%,也就是要还24万元的利息。但有的小贷公司会要求每月还本金的一部分,一般是借款额除以12,即每月还10万元,这样实际上企业并没有完全使用到贷来的120万元。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每月扣除本金,企业每月利用的资金成本越来越高。一年下来,贷款120万元实际的融资成本将近40%以上。
张名风所描述的现象并不在少数。事实上,这种情况给企业持续经营带来了不少隐患。
“说好的100万元就第一个月给了,第二个月就成了90万元,这样就打乱了我们预设的资金投入节奏。”北京门头沟一位生产蔬果汁的小企业主对《中国企业报》记者表示。
拉高利率
为进行风险覆盖
对于部分小贷公司变相拉升融资成本的现象,业内人士表示,主要原因在于小贷公司贷款管理的不完善。
“部分小贷公司贷款管理甚至还处在封闭式、手工处理阶段,贷款检查流于形式,而为了让贷款安全,只能用高利率和其它费用对潜在的风险进行覆盖。”资金中介郭金对《中国企业报》记者表示。
《中国企业报》记者发现,部分小贷公司的资金投向也隐含着诸多风险。以榆林市为例,目前该市小贷公司的行业集中度特别高,大部分贷款都用于炒煤矿、炒房地产、炒资金等国家重点调控行业和重点监测对象,这三个行业占比超过80%以上。
“一旦煤炭市场、房地产市场、资金融资链条出现波动,就会出现无法还款等贷款违约情况,导致政策性风险、经营性风险甚至社会稳定性风险。”郭金表示。
贷款风险的问题也让小贷公司对企业贷款变得愈加谨慎。
内蒙古 通辽一家小贷公司内部人士透露,一些小微企业甚至在借了民间高利贷之后,从小贷公司贷款偿还,导致小贷公司风险骤增。
“我们几乎都不敢给小微企业进行贷款,风险太大。据我所知,我们地区很多小贷公司都在收紧贷款。”该人士透露。
拓宽融资渠道
真正做到“支农助微”
有小贷公司内部人士表示,由于小贷公司本身融资渠道受限,加上其从银行融资杠杆比例的限制,也是企业从小贷公司融资贵的主要原因。
对此,有业内人士建议,要让小贷公司走得更远,政府和有关部门不仅要给予小贷行业更多关注,还需提供多种融资渠道、给予适当的税收优惠等政策。
事实上,部分地区正出台各种措施助力小贷公司强化对小微企业的融资服务。
2014年初,温州市金融办积极开展区域自办定向募集方式发行小贷债,鼓励小贷公司开展优先股试点,着力破解小贷单一依靠银行的传统融资方式;同样在年初,深圳市金融办出台政策,允许小贷公司将融资比例由注册资本的50%提高到不超过上一年度净资产的200%。另据记者了解,9月初,瑞安华峰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计划发行1亿元优先股“扩容”,以满足市场需求。
而众多小微企业则期待能进一步放宽抵押物评估的放款比例,降低利息和增加贷款额度。
“抵押物评估若是100万,一般只能贷到30%—40%,最多不超过一半,因此希望能在抵押物上进一步放宽贷款比例。”张凡对《中国企业报》记者表示,另外,希望能够进一步降低资金成本,同时增加贷款额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