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李杰的善心善举

18.09.2014  18:29

   中国甘肃网9月18日讯  据甘肃法制报报道

  从2004年至今,他为乡亲们发放的扶贫济困资金超过450万元;从2009年起资助庆阳市贫困大学生共计1402人,资助资金632.1万元;2011年,他又投资1000万元,给村里修建了老年活动中心;双联行动开始后,他主动参与到家乡的双联行动中,将自己企业5%的利润作为帮联基金,以“公司+政府+农户”的帮扶模式,先后投资4000多万元,免费为铁李川村100户群众修建二层小康别墅农宅……

  响应双联,真情帮扶。他叫李杰,出生于合水县吉岘乡铁李川村,现为陕西旭隆石油技术服务公司董事长。

   勤劳致富回馈乡梓

  上世纪60年代末,李杰出生在合水县吉岘乡马莲河畔的铁李川村,家里条件艰苦,在乡亲们的帮助下,刻苦努力的他考上了石油大学。1996年,李杰放弃了安稳的工作开始创业,凭着自己所学的专业技术和踏实诚信的人格品质,经过多年打拼,他开创的陕西旭隆石油技术服务公司逐渐成为一个实力越来越雄厚的企业。

  事业上蒸蒸日上的他没有忘记家乡,始终关注并给予家乡多项资助。

  “从2004年开始,李杰在春节期间给本村贫困的老年人发放500元到1000元不等的过年钱。从2009年开始,李杰又把发放范围扩大到全乡范围,在乡政府建立了扶贫济困专项基金,由乡政府负责管理、摸底、核对和发放,每年为65岁以上老年人、丧偶妇女、五保户和失去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发放500元或1000元。截至目前,已发放扶贫济困基金450多万元。”合水县吉岘乡乡长杨锐龙介绍说。

  “2005年,李杰捐资30万元修建合水一中办公楼;2007年,在合水一中建立了‘李杰助学基金’,至今资助了从合水一中考入大学的贫困大学生共计316人,资助资金137.3万元;从2009年起,又资助庆阳市考入二本以上院校的贫困大学生共计1402人,资助资金632.1万元……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对于这样的发家而不忘家乡人,致富而不舍家乡情,我真的发自内心地敬佩!”合水一中副校长慕海涛感慨地说。

   响应“双联”真情帮扶

  铁李川村四面环山,坐落在马莲河畔。“抬头一看绺绺天,不是过河就是翻山,不是驴驮就是人担……”这是该村78岁高龄的李树功老人描述当年生活的一句谚语。

  2012年3月,全省开展了“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李杰在得知这一消息后,积极响应,下决心要改变家乡父老乡亲的生产生活条件。

  “他以民营企业家、在外成功人士的身份积极参与到帮扶队伍中,采取‘公司+政府+农户’的帮扶模式。自主投资4000多万元,在铁李川为群众免费修建占地72亩的二层小康型别墅100套,配套建设村部、幼儿园、红白理事大厅和文化广场等公共服务设施。新村道路硬化、绿化、亮化、供排水管网、供电等配套设施全部一次性安装齐全。我们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彻底改善。”铁李川村村长李斌贤介绍说。

  “我去年底就拿到了新房钥匙,现在家门口的路面硬化了,水、电也通上了。他花那么多钱,给全村每一户都免费盖这么美的地方,完成了我们村里人几辈子人想都不敢想的事。”铁李川村居民李广伟感慨地说道。

  李杰给家乡带来了福音,乡亲们都引以为豪,但是李杰却说:“作为一名民营企业家,作为从山沟里走出的农民的儿子,帮助乡亲们、回报家乡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