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份子钱”公示,远水解不了近渴

17.01.2015  01:25

  “我们赚的钱去哪儿了?”不少出租车驾驶员感觉,一天天辛苦忙到头,却不知道赚的去哪儿了,尤其是每月固定上交的份子钱,更是说不清。14日,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汪祝君作客《政风热线》节目表示,今后,省交通运输厅将配合其他相关部门共同制定承包费标准,明确出租车“份子钱”的构成并向社会公开。

  从前几天的取消“专车”之争,到各地出租车罢工之举,如今的出租车“份子钱”到底该不该取消成为坊间热议话题。江苏这位副厅长表示,将配合其他相关部门共同制定承包费标准,明确出租车“份子钱”的构成并向社会公开。

  其实我倒觉得这位副厅长是会错了舆论的意,也没号准“的哥”的脉。现在的舆论之争是,由于出租车“份子钱”居高不下,导致出租车司机无法与“专车”司机同台竞争。而这些“份子钱”的构成是什么,倒显得并不十分重要。

  笔者认为,“的哥”关心的是如何能让“份子钱”降下来,而公众所希望的是,尽快启动出租车特许经营权改革,破解“打的难”“打的贵”。所以,在此背景下,公示出租车“份子钱”的“远水”解不了的哥“近渴”。

  出租车收“份子钱”好像是中国特色,没听说过国外有这一“税种”。令笔者困惑不解的是,为何不能像人家国外一样,把出租车经营牌照颁发给个人,司机只要照常纳税,保证运营就可以,却非得给出租车司机安排这么多“婆婆”?

  也许笔者这一说辞或遭到管理部门不屑,但或许这正戳中了他们的“软肋”。试想一下,如果放开了出租车行业特许经营管理权,这源源不断的“份子钱”谁出?常年正享受着这块“蛋糕”的既得利益群体如何能受得了?

  每一项改革可能都要触及到一些既得利益的群体,但要看到,市场化经营才是众望所归。所以笔者建议相关部门应尽早启动出租车特许经营体制改革,允许出租车行业个体化经营。至于在改革过程中会不会出现管理困境、安全风险,那本不应该是政府管的事,市场自然会将其调节好。

  相信,只要国家制定好出租车行业公平的竞争规则,做好环境营造等工作,其他诸如应该出台哪些险种去保乘客安全等小事,自然会有市场迅速补位。倒是那些既得利益群体的“蛋糕”被端走后,还真该好好思考一下,如何去对待这繁华之后的落寞了。文/张培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