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到底该谁说了算?——我国价格改革进展综述

03.08.2015  13:06

  中国兰州网8月3日消息 去年11月中旬,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推进价格改革,启动新一轮价格改革“攻坚”。半年多来,我国价格改革步伐大大提速,市场在价格形成中的决定性作用进一步发挥,从更为广泛和深刻的层面影响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百姓的生活。

   重点领域价格改革激发市场活力

  北京市居民刘女士最近发现,改革前很难买到的复方甘草片,三黄片,维生素B1、B2等家中常备药,现在好买了。

  “虽然价格比过去贵了,但都能买到,比一些效果差不多的高价药还是便宜。”刘女士说。

  我国于去年4月对低价药品取消政府最高零售限价。今年6月1日起,我国取消除麻醉、第一类精神药品外绝大部分药品政府定价,完善药品采购机制,发挥医保控费作用,药品交易价格主要由市场竞争形成,医药体制改革攻坚战迈出了关键一步。

  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负责人对记者说,两个月来,药价改革总体进展顺利,市场基本平稳,部分药品出现降价。去年放开低价药价格效果尤其明显,一些常用低价药品恢复生产,满足了人民群众的需求。

  中国药科大学医药价格研究所所长常峰说,随着常见低价药价格上涨,更多生产者会参与进来,进而通过市场竞争让价格回归至合理水平,既让生产者有利可图,又让消费者买得起。

  去年11月以来,按照最大限度缩小政府定价范围,最大力度改革定价机制规则,最大限度实现公开透明的原则,我国先后放开和下放56项商品与服务定价权限,与2001年中央定价目录相比,中央具体定价项目减少了80%,各地方政府定价范围缩减幅度也在50%以上。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