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97件(套)敦煌出土文物回归故里  

23.11.2015  20:31

甘肃新闻》整期视频手机  电脑 

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近日将在敦煌发掘出土的4297件(套)文物移交给了敦煌博物馆,极大地丰富了敦煌博物馆的馆藏文物,部分文物还填补了敦煌博物馆馆藏空白。

据了解,这批移交的文物包括1985年在敦煌祁家湾墓群出土的547件(套)文物,1995年和2000年在敦煌佛爷庙湾墓群出土的3750件(套)文物,器物类型主要有陶器、青铜器、古钱币、画像砖、木器、丝绸、石板砚等七大类,大多是魏晋时期的文物。其中有铜镜、镇墓罐、画像砖等国家一级文物13件(套),三级以上的珍贵文物达到了100件(套)。

敦煌博物馆藏品保管部主任 文博馆员 张海博:“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一枚魏晋时期的铜镜,这个铜镜上清楚的记载‘君宜官位’四个字样,这四个字可以证明这枚铜镜距现在有1600年左右的历史,而且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这件魏晋时期的镇墓罐是墨书的,上面能看到敦煌郡、敦煌县,这个记载的也比较清楚;这件青铜器的马鞍,是我们敦煌博物馆收藏的青铜器器物中比较精美的,可以说填补了(馆藏)青铜器器物的空白;这两枚是雕刻特别精细的琥珀猪,也是魏晋时期的,距现在有1600多年的历史。

敦煌市文物局局长 赵志英:“我们对这些文物进行一些很好的研究,同时可以更新我们现有展览,另外我们还要举办一些这一方面的专题展览,以此来最大程度的弘扬敦煌历史文化。

这次新增的4297件(套)文物,几乎占到了敦煌博物馆原有馆藏文物数量的一半,使敦煌博物馆现有文物达到了13681件,其中三级以上珍贵文物达到了467件,国家一级文物达111件。

记者:酒泉台,李国辉,巩军龙  酒泉台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