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长补短”或成未来主流
随着9月份存款偏离度这一新的考核指标落地,银行理财市场悄然生变。自新的监管措施出台至今,银行理财市场总体走势平稳,不仅是季末“冲时点”的现象得以弱化,当前理财产品投资期限更出现了明显的拉长趋势。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在货币市场间较为宽松的资金流动性环境下,加上受多重监管措施的叠加影响,未来银行理财产品极大可能走向“长期化”。
产品期限显著拉长
近年来,中长期银行理财产品占比长期维持在40%以下,但这一形势从今年年中开始扭转。据普益财富数据统计,自年中以来,3个月以上产品占比始终保持在40%以上,且近期连续3个月呈现上升的态势,与年初相比涨幅达10个百分点。
“目前商业银行趋于拉长理财产品投资期限,尤其是保本型固定收益类人民币理财产品投资期限。”普益财富研究员牟鑫表示。
数据显示,较去年相比,今年3个月以上期保本型固定收益类人民币理财产品占比整体涨幅明显,且有持续上升的趋势。今年10月,投资期限在3个月以上的产品发行量占比34.75%,环比上升3.09个百分点,同比上升6.87个百分点。具体来看,10月份期限为3至4个月、4至6个月、6至12个月以及1年以上的产品发行量占比均较9月有所增加。特别是,4至6个月产品发行量占比达14.16%,达近两年该类产品最大发行占比,环比上升1.80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1.06%的负增长形成鲜明对比。
业内专家认为,银行理财产品出现期限拉长的趋势,与监管层9月出台的存款偏离度监管措施有很大关系。
“在存款偏离度指标的要求下,当表外理财难以充当回表冲存款的工具后,作为表内业务的保本型产品规模可能会有所扩张。”牟鑫表示,对于银行而言,保本型产品的理财资金从发行开始日至到期清算日都被算作银行存款,因此银行扩大保本型产品规模,同时拉长该类产品的投资期限,起到稳定银行日均存款的作用、有效规避月末存款偏离度对银行的约束。
多重因素叠加所致
事实上,除了基于存款偏离度考核的考虑之外,银行有意拉长理财产品期限还有多方面原因。
近期货币市场间较为宽松的资金流动性是一方面原因。从近期的shibor走势来看,1月期shibor呈现较稳定的波动,利率在10月份始终稳定在4.00%以下。货币市场间宽松的资金流动性降低了银行发行高收益理财产品的意愿。数据统计显示,11月份的第一周,大部分期限型固定收益类人民币理财产品价格下跌。其中,1个月至3个月期理财产品387款,平均预期收益率为5%,较上期下降1个基点;3个月至6个月期理财产品213款,平均预期收益率为5.17%,较上期下降6个基点;6个月至12个月期理财产品88款,平均预期收益率为5.41%,较上期下降10个基点;1年以上期理财产品15款,平均预期收益率为5.51%,较上期下降29个基点。
“在此情况下,为了防止存款流失,银行选择增加发行长期理财产品,一方面是想以长期产品的价格优势留住客户,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加客户的粘度。”牟鑫认为。
除此之外,业内专家表示,今年7月份银监会下发的《关于完善银行理财业务组织管理体系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35号文”),也是促使银行理财产品期限拉长的重要原因。
“35号文”为实现银行理财回归资产管理业务提出多项规定,其中明确指出“理财产品之间不得相互交易,不得相互调节收益”。专家表示,受此约束,以往银行理财产品之间以相互交易、调节收益的方式形成资金池,实现期限错配与资金错配完成刚性兑付的运作方式受到抑制。银行难以通过滚动发行短期理财产品配置长期资产来实现期限错配溢价,因而部分转向发行长期产品。
趋势有望延续
专家认为,银行理财产品期限拉长并不是一种短期行为,这种产品长期化的趋势很有可能延续下去。而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步伐加快,结构性产品、净值类产品势必成为未来银行理财产品的主要发展趋势。
“长期限开放式产品是未来的趋势,包括监管层倡导的理财管理计划也属于此种类型,既增强了产品的流动性,减少了频繁发行新产品的麻烦,同时也是破除刚性兑付的一条发展之路。”业内专家分析称。
而在预期收益方面,专家认为,在资金面持续宽松的环境下,产品收益未来走势也不会出现大幅波动。
“今年以来货币市场资金持续宽松,银行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也受此影响持续下滑,但依然高于去年同期水平。”业内人士分析,今年市场资金面持续保持宽松,降息降准预期较强,年底资金面可能依然保持相对宽松的局面,银行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肯定不会复制去年的走势,可能会继续保持在5%左右上下浮动,在年底资金相对紧张的节点,理财收益有望小幅走高。而相对而言,收益较高的还将集中于长期限产品。
“今年10月,央行为平滑市场资金流动性定向投放了数千亿元资金。预测充裕的货币市场资金流动性将保持至年底,理财收益受此影响不会出现明显走高,因此,建议投资者选择投资期限较长的理财产品来锁定收益。”牟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