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取消药品加成破除“以药补医”机制---我市公立医院改革9月底启动

20.04.2017  14:51

兰州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什么?

●破除“以药补医”机制

●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

●调整医疗服务价格

●实施医保支付方式改革

●全面取消药品加成

记者19日从兰州市卫生计生委获悉,我市将于今年9月底启动实施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日前,我市组织召开相关部门参加的专题会议,研究讨论了《兰州市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试行)》和《兰州市市属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正式拉开了兰州市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大幕。

据称,为确保市属公立医院改革顺利实施,兰州市政府将提高床位补贴,对因取消药品加成减少的收入进行财政补偿,充分调动市属公立医院参与改革的积极性。落实政府的领导责任、保障责任、管理责任、监督责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建立起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运行新机制;构建起布局合理、分工协作的医疗服务体系和分级诊疗就医格局,有效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1.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例降至30%以下

根据方案,兰州市的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将坚持以公平可及、群众受益作为改革出发点和立足点,充分发挥公立医院公益性质和主体作用,切实落实政府办医责任,着力推进管理体制、补偿机制、价格机制、人事编制、收入分配、医疗监管等体制机制改革,把深化医改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着力解决群众看病就医问题。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方案经兰州市深改小组审议后于6月底前下发,从9月底开始实施。

到2018年底,我市将初步建成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医疗服务体系能力明显提升,就医秩序得到改善,城市三级医院普通门诊就诊人次占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的比重明显降低;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得到有效控制,卫生总费用增幅与我市生产总值的增幅相协调;群众满意度明显提升,就医费用负担明显减轻,总体上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降低到30%以下。

2.实行总额控制下的多种支付方式改革

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充分发挥基本医保在“三医联动”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强与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分级诊疗、家庭医生签约、医养融合政策的衔接。实行总额控制下的多种支付方式改革,全面推进按病种付费为主,按人头付费、按服务单元付费等为辅的复合型付费方式,逐步减少按项目付费,在条件成熟时推行按疾病诊断相关组(DRGs)付费方式,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到2018年底,我市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病例数要达到公立医院出院病例数的30%,同步扩大按病种付费的病种数和住院患者按病种付费的覆盖面,实行按病种付费的病种不少于100个。

3.逐步取消公立医院和院长行政级别

建立高效的政府办医体制。实行政事分开,合理界定政府作为出资人的举办监督职责和公立医院作为事业单位的自主运营管理权限。实行分类改革。市、区政府举办的公立医院先行启动城市公立医院改革。市辖区内部队、学校、厂矿(企业)公立医院改革可执行兰州市城市公立医院改革方案或本辖区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方案。

落实公立医院自主权。完善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落实公立医院人事管理、内部分配、运营管理等自主权。健全院长选拔任用制度,鼓励实行院长聘任制,突出专业化管理能力,推进职业化建设。实行院长任期目标责任考核和问责制。逐步取消公立医院和院长的行政级别。

建立以公益性为导向的考核评价机制。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制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突出功能定位、职责履行、费用控制、运行绩效、财务管理、成本控制、依法执业和社会满意度等考核指标,定期组织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以及院长年度和任期目标责任考核,考核结果向社会公开,并与医院财政补助、医保支付、工资总额以及院长薪酬、任免、奖惩等挂钩,建立激励约束机制。

4.破除“以药补医”补偿改为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

破除以药补医机制。全面取消药品加成,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中药饮片除外),将公立医院补偿由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政府补助三个渠道改为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两个渠道。对医院的药品贮藏、保管、损耗等费用列入医院运行成本予以补偿。采取综合措施切断医院和医务人员与药品间的利益链,完善医药费用管控制度,严格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按照总量控制、结构调整的办法,改变公立医院收入结构,提高业务收入中技术劳务性收入的比重,降低药品和卫生材料收入的比重,确保公立医院良性运行和发展。到2018年,城市公立医院药占比(不含中药饮片)总体降到30%左右,百元医疗收入(不含药品收入)中消耗的卫生材料降到20元以下。

理顺医疗服务价格。在保证公立医院良性运行、医保基金可承受、群众整体负担不增加的前提下,在取消药品加成、降低医用耗材费用的同时,降低大型医用设备检查检验治疗价格,合理提升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医疗服务价格,特别是诊疗、手术、护理、床位、中医等服务项目价格。取消药品加成后医院减少的合理收入,通过价格调整消化75%,办医主体补助15%,医院通过加强内部管理消化10%。

5.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达30%以上

全面启动多种形式的医联体建设。打破区域限制,上下贯通,资源下沉,以利益为纽带,形成管理、责任、发展共同体。全市组建以2家市级三级综合医院为中心,区级综合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基础,构建两个医疗集团(1+2+N);以市级5家专科医院为核心,县(区)级医院精神科、感染科、口腔科、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中医医院为基础,构建专科联盟。每个县(区)组建1至3个由县(区)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联合体。在医疗联合体内各医疗机构间实行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和卫生技术人员双向柔性流动。

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推进全科医生与居民签约服务,要进一步细化方案,明确基本医保、财政、个人的承担比例。2017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30%以上,从慢性病、严重精神障碍入手,优先覆盖重点人群,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60%以上。

6.“中医床位”补助高于综合医院1.5倍

落实中医药优惠政策。加强区级医院中医服务能力建设,落实对中医医院的投入倾斜政策,提升中医药整体服务能力。提高各级中医医院和综合医院中医科床位补助标准,达到综合医院补助标准的1.5倍。

加强综合医院中医能力建设。所有综合医院加挂中西医结合医院的牌子,在综合医院建设重点中医药专科(专病),开展中医药特色服务。在临床科室中设立中医综合治疗室,开展中医综合治疗服务。鼓励在总费用不增长的情况下,探索实施中西医结合的多措施治疗疾病的综合临床路径。积极组织医护人员学习培训中医适宜技术,确保一年内使每人至少掌握15项适宜技术和6项食疗保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