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积极心态迎接中国经济“新常态”

12.08.2014  13:18

    习近平总书记5月在河南考察时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何谓新常态?有观点认为,新常态之“”,意味着不同以往;新常态之“”,意味着相对稳定。以新常态来判断当前中国经济的特征,并将之上升到战略高度,表明中央对当前中国经济增长阶段变化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刻,正在对宏观政策的选择、行业企业的转型升级产生方向性、决定性的重大影响。

    新常态的提法让人耳目一新,显然不是信口提之,而是基于中国经济形势的深刻判断;也不是偶一提之,而是一再强调的重要观点,比如7月29日,在中南海召开的党外人士座谈会上,习近平又一次提到“新常态”:“要正确认识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进一步增强信心,适应新常态,共同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何谓“新常态”?有论者认为,新常态就是不同以往的、相对稳定的状态。这是一种趋势性、不可逆的发展状态,意味着中国经济已进入一个与过去30多年高速增长期不同的新阶段。诚然,既“”又“”,具有双重特质。这种状态不是短期状态,也不是曾经的状态,而是超越以往、具有新鲜气息的状态,还将持续相当一段时间的常态。

    以新常态的观点打量我国经济,就会清楚地意识到,不可片面追求经济增速,唯GDP论英雄。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增速始终保持高增长,比如去年之前的前十年经济年均增速9.7%。据统计,GDP增速只有3次连续2—3年低于8%:第一次是1979—1981年,第二次是1989—1990年,第三次是1998—1999年。这很正常,但是如果迷信高增速,非高增速不取,就不正常。究其因,并不符合规律,也不符合现实。逆规律而行,就会吃苦头,甚至适得其反。

    当然,不追求高增速不等于不追求增速。我们是发展中国家,发展是一切的关键。如果用“骑自行车”来比喻中国经济的发展方向就会明白,“”不意味着不动,“不动就会像骑自行车,会摔下来,所以我们要稳中求进,稳中有为。”有一定的GDP增速,才能保证就业,才能适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以新常态的观点打量我国经济,还会清楚地意识到我们决不会为了经济增速而采取非理性做法。比如面对经济下行压力,通过扩大赤字,增加货币发行量的做法,获得经济的一时高速发展,再比如过度投资,走高能耗高污染老路。不重投资,不大发货币,如何稳增长,就是找到新路子,比如简政放权释放市场活力,据统计,“简政放权”在23次国务院常务会议通稿中出现了18次。国务院还派出8个督查组,对16个省(区、市)、27个部门和单位进行了督查。

    放缓GDP增速,是追求更有质量的增长。去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央看一个地方工作做得怎么样,不会仅仅看生产总值增长率,而是要看全面工作,看解决自身发展中突出矛盾和问题的成效。要优化产业结构,就难免需要适当降速;在解决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也容易放缓增速。但是这种放慢,是凤凰涅槃,只有真正转变方式、调整结构了,才能实现更长时期、更高水平、更好质量的发展。经济发展,不能只体现在光鲜的城市外表、美轮美奂的高楼大厦,还应体现在水是否还那么纯净、空气是否还那么清新等等。中央修订的干部任用条例,一大特点就是“强化约束性指标考核,加大资源消耗、环境保护、消化产能过剩、安全生产、债务状况等指标的权重,防止单纯以经济增长速度评定工作实绩。”这是对新常态的一种注脚。

    进入经济新常态,让民众生活更有品质。据报道,新常态有利于民生改善,使就业更充分,收入更均衡,社会更完善,以就业为例,服务业吸纳就业能力高于制造业,2012年,第二产业每亿元GDP吸纳就业980人左右,而第三产业可达1200人。新常态下,服务业占比上升、GDP总量增加,就业状况也将明显改善。

    “谋定后定,知止有得”。“三期”叠加正成为当前我国经济的阶段性特征,必须正确认识“三期”,即增长速度进入换挡期,是由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结构调整面临阵痛期,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动选择;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是化解多年来积累的深层次矛盾的必经阶段。守成没有出路,创新才是正道。有高瞻远瞩的视野,也需有高屋建瓴的设计,更需有贴地而行的措施和行动。在战术上高度重视和防范各种风险,早作谋划,未雨绸缪,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新常态,新风景”就不难呈现。(苏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