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我的凳子再不会咯吱咯吱响了 ”

22.07.2014  03:54

学生们搬运新课桌

旧课桌破烂不堪

    至此,200套桌椅全部送完,七山和庄浪将成为本报公益活动优先资助地区

    兰州晚报讯(记者张鹏伟文/图)贫困在农村生根发芽,让这里的孩子很难不输在教育的起跑线上。这种贫困从来都是爱心人士和机构的牵挂。7月18日,受兰州交通大学东方中学委托,本报将100套爱心桌椅送到平凉庄浪朱河小学,完成了对庄浪孩子们的承诺。鉴于朱河小学所属的朱店学区内各学校普遍设施落后,本报将把该地区和永登七山一起作为2014“爱心书巢”和“暖冬行动”的优先资助地区。

    1

    爱心桌椅送到平凉庄浪

    “我兰州的朋友说兰州晚报捐赠爱心桌椅,我就赶紧给你们打电话,希望还能来得及。我们学校的桌椅大部分都不能用了!”7月9日,庄浪县朱河小学校长朱顺太致电本报希望得到捐助。

    得知与本报联系较早,得到捐赠的概率较大时,朱顺太难抑激动之情:“我代表全校学生谢谢你们!

    7月17日上午8点,在为永登七山运送桌椅的同时,本报记者将另外100套爱心桌椅装车,随后送往庄浪。

    7月18日早上6点,本报记者驱车前往平凉庄浪,并于当天上午11点抵达朱河小学,负责发放爱心桌椅。

    一路上,朱顺太多次致电表示要举行捐赠仪式,并说:“从兰州那么远专门过来,一定要简单举行一个仪式,也是给捐赠学校的交代。

    2

    爱心课堂温情上演

    鉴于学校的坚持,“爱心桌椅携手圆梦”捐赠仪式简单举行。100名学生坐在破烂不堪的凳子上,认真地倾听志愿者的讲话。仪式结束后,学生们争相搬运课桌,将桌椅整整齐齐地摆在三个教室。“一个人一套新桌椅,真好,以后再不用跟同桌抢着在桌子上放书,坐的凳子也不会再咯吱咯吱响了。”学生们争先恐后地坐下感受新桌椅,乐成了一朵朵花儿。

    随后,随同爱心车辆前往朱河小学的兰州市东岗小学学生朱天逸与学生们一起做游戏。因为是同龄人,再加上朱天逸带去了新鲜的学习方法和新故事,学生们很快打成一片,交流得其乐融融。

    朱河小学建于1950年,6个教学班,有学生180人,教职工17人。学校共有200套课桌,很多桌椅破损严重。一些桌椅看起来像是用斧头劈过一样,破烂不堪,根本无法使用。五年级学生朱天河说:“坐着这样的凳子上课,稍微一动就会咯吱咯吱地响!

    对此,朱顺太感慨道:“这次捐赠真正为学校解决了燃眉之急,同时也给孩子们上了一堂爱心课。

    看到和自己同龄的小伙伴用着破烂不堪的桌椅上课,朱天逸显得不可思议。朱天逸说:“这种桌椅只有在电视上看到过。我回兰州后要把这些‘奇闻’告诉同学们,让他们知道城市优质生活的来之不易。以后我会攒下一些零花钱,给贫困地区的孩子买一些学习用品,也欢迎贫困地区的孩子来我们学校做客。

    3

    爱心捐赠是对学生的帮助和鼓励

    “我画了两个孩子拉着手追着太阳跑,寓意是追梦。这幅画代表我们学校学生对朱河小学小伙伴的祝福,也希望他们能依靠读书实现自己的小小梦想。”在前往朱河小学前,东方中学学生王晓兰特意将自己制作的爱心卡片和水彩画转交给记者,让记者带给朱河小学的小伙伴们。

    “爱心捐赠不仅给孩子们带来了物质上的帮助,同时也是精神上的巨大鼓励!”得知年内还将得到本报其他的爱心捐赠,朱河小学学生家长李万虎激动地说。

    得知本报将200套桌椅分别送到七山和庄浪贫困地区的学校,东方中学校长汤自安表示,学校愿意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为贫困地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东方中学还会继续做好爱心捐赠活动,为需要的人送去关爱和温暖。

    记者手记

    公益捐赠需逐步实现均衡

    三年前,记者第一次去朱河小学,当时是捐赠旧棉衣。由大山、缺水、贫困等构成的关键词一度让记者“难以消化”。

    三年后,再次见面,这里的贫困模样一点未变,唯一变化的是学生:学生朱晓红从三年级升入六年级,她的眼神里对于走出贫困的愿望更加强烈。

    在恶劣的自然条件面前,人类无比渺小和脆弱。但在财富瞬间集聚的今天,改变贫困已不是难事。记者曾参与多项公益活动,了解一些我省公益事业开展情况。目前,我省公益人群逐步增加,热情很高,但存在很大的盲目性,捐赠往往不在专业考察的基础上进行,导致公益浪费。如今,大家将做公益称之为一个时髦的事儿,只是希望这种“时尚品”能覆盖未曾关注的贫困,让公益捐赠逐步实现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