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离病人最近,离钱最远

31.03.2015  03:22

这样的包包他已经用坏了好多个

陈得敏的听诊器很有些年头了

    榆中县龙泉乡水泉湾村村医陈得敏的行医原则:“能吃药片绝不打针,能打针治好的绝不静脉点滴,能一块钱治好的绝不用一块一。

    治疗病人无数,年近七旬还坚守在村医岗位……陈得敏,这位普通人43年来只做了一件普通事,为乡亲们解除病痛。在榆中县龙泉乡水泉湾村,69岁的陈得敏是一个无人不知的人,他默默为农村医疗卫生工作奉献了几十年,尽管他没有做出什么大事,却在这一件件小事中体现着普通人的伟大。

    A

    七旬村医依然坚守岗位

    3月29日上午,记者来到地处榆中南山中的水泉湾村,紧邻公路的村卫生所里,一位老者正在看着一本中医药的书,他就是水泉湾村的村医陈得敏,他对记者说,早上他来开了门,这阵没有病人,就看看医书,学习一会。陈得敏今年已经69岁了,在村卫生所已经干了43年,那是1972年,25岁的他被村民选拔去当时的榆中县五七红专科学校学习,一年后,他毕业回到村上当起了村医,一干就再也没有停下来。

    当初,因为是短期培训,陈得敏给乡亲们看病过程中感到自己还需要提升,平时抓紧一切时间学习医疗知识。先后,在兰州、永登县等地和医药学校进行深造,慢慢地医疗水平有所提高。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北京一批医疗专家下放到高崖镇卫生院,陈得敏跟这些名医学习了一段时间,至今他还记得老师石少鹏叮嘱的话,“农民没钱,承受能力差,作为农村医生看病要非常慎重。”正因为这一句话,他就坚持了43年,虽然年近七旬,他还是丢不下干了一辈子的事,这里比较偏远,乡亲们看病比较难,他就一直在村医岗位上。陈得敏深知农民挣钱的辛苦,他在给每一位病人用药时都要反复思量,开出的药既能治病又能省钱。“能吃药片绝不打针,能打针治好的绝不静脉点滴,能一块钱治好的绝不用一块一。

    B

    走家串户给乡亲们解除病痛

    行医43年,陈得敏治疗过多少病人?他已经记不起来了,但是,他知道每一户人家的位置,家里人得过什么大病,这些资料是他几十年用脚走出来的。水泉湾村位于山上,村民居住非常分散,陈得敏经常去村民家出诊,山路崎岖,他只能用步行。只有近年他年迈走不动了,每当有人生病时就骑摩托车来接他。“有一年的大年三十,我曾经在山沟里大哭过。”说起经常出诊的事,陈得敏说,那次去山上一个病人家,出诊完回来时走在路上,当时下大雪,又冻又滑,他走着走着突然失声哭了起来。

    “作为一名乡村医生,虽然治不了大病,可我一到,病人心里就有底了。”陈得敏说道,乡村医生就是全科大夫,这些年来,他担负着当地的内、外、妇、儿科、传染防治、统计上报、儿童计免、妇幼保健等各项工作,从没出现过任何医疗事故。不仅水泉湾村的人找他看病,附近的水坡村、银川村的人也找他看病。记得有一次,本村袁家山一户田姓人家的孩子得了急病,请来一位高崖镇的大夫诊断后说孩子的病很严重,要送到医院去治疗。当时这家人生活条件非常差,家里只有孩子和他母亲,没有钱、也没有人送到医院去,只好又请陈得敏去看看。他看到孩子的病确实很严重,自己很难治疗,准备离开时孩子的母亲央求让他陪着,他想虽然治不了病,留下来也能壮个胆子,就留了下来。后来他仔细分析孩子的病情,就进行了治疗,慢慢地发现孩子有所好转,于是他和助手继续进行治疗,孩子的病竟然好了。这孩子已经40岁了,前几天还来卫生所说:“如果不是陈大夫当年治疗,我的命早就没有了。

    C

    盼望年轻人来接班

    在村医这个岗位上已经干了43年了,陈得敏人生最美好的时光,全奉献给了村医这个岗位。1980年以后,村里的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经济条件有了好转。可是陈得敏一直坚守在村卫生所。当问他为啥干了这么多年,怎么不出去打工呢,收入肯定比现在高。他回答说,母亲一直身体不好,他出去打工没有人照顾,再说,国家培养自己多年,离开感觉有些舍不得。

    他离病人最近,离钱最远,这就是村医陈得敏的真实写照。最早干村医时他的报酬和大家一样记工分,按照中等劳力算,一个月补助2元钱,而工作却是没日没夜,不管什么时候,只要有人生病,他就得赶快去,那怕是刮风下雨和夜半三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拿着微薄的工资、种地、行医、照顾家人,随着年纪增大,陈得敏身体状况很差,前几年他患病欠了很多债,这几年才慢慢还清。眼看着自己干不动了,他想不干了,可是没有年轻人来接班,而村卫生所工作不能停,这个七旬老人就一直坚守着。

    兰州晚报记者彭维国通讯员高飞季桂珍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