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头脑已成了传奇”:卡尔维诺逝世三十周年

25.09.2015  13:06

导语:2015年9月19日,是意大利著名作家卡尔维诺逝世30周年祭。

  卡尔维诺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被翻译介绍到国内,迄今已三十余载。以王小波、阿城为代表的一大批作家在思想和创作上均深受其影响,并在各自的作品中屡屡提及,推崇备至。而随着其作品中译本的不断出版,卡尔维诺也已经成为读者心目中公认的文学大师,甚至已经成为某种符号和象征,蕴含着无限魅力。

  以“兔子四部曲”为读者熟知的美国作家约翰·厄普代克说过:“博尔赫斯、马尔克斯和卡尔维诺三人同样为我们做着完美的梦,三人之中,卡尔维诺最温暖明亮。”而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在提及卡尔维诺时也曾这样说到:“有一段时间我似乎是理解了,后来一想什么也没有理解,因为他的头脑实在太复杂了。卡尔维诺的书值得反复的阅读,他用他的创作实践向我们展示了小说形式的无限可能性。

  一、卡尔维诺自述

  俞宙 译

  你向我索要一份生平资料 — 这总让我为难。个人的信息,即便是登记在社会机关中的,也是人所拥有的最隐秘的一部分,而把它们公之于众,那感觉好象是去面对精神分析专家。我只能这样去想:我可还从未被精神分析过呢。

  我就这样开始讲起吧,我出生时的星象是天秤座,因此我的性格中沉稳和躁动得以互相中和。我出生时,父母亲正打算从旅居多年的加勒比地区归国,所以这地域上的迁移总使我向往着到别处去。

  我双亲所拥有的知识全集中于蔬菜王国,他们关心着其中的奇迹和特征。而我,被另一种蔬菜—文字—所诱惑,没能去学会他们的知识,因此我和人性化的知识总有隔膜。

  我在里维拉的一个小镇上长大,周围的气象平凡琐小。大海和高山保护着我,使我无忧无虑。分隔我和意大利的是一条狭长的海岸线,而我和世界之间只隔着近近的一条边界线。告别这个安乐窝于我仿佛是重温出生的痛楚,而我只是在如今才意识到这点。

  我的成长正处于独裁时期,后来在战争时期我又投身戎马,这些使我总抱有一个观念:在和平与自由中生活是一种脆弱的好运气,很可能在一瞬间它就会被夺走。基于这个观点,我把自己少年时期太多的精力给了政治。我说太多是相较于我实际可以作出的成果而言,并且那些看似远离政治的事物其实能够对国家和人民的历史(甚至政治)施以更强大的影响。

  战争一结束,大城市向我发出了比我的乡土情结更有力的召唤。我曾短期徘徊于都灵与米兰之间,无法抉择。我最终选择都灵自有原由,也承受了这个选择造成的后果。现在我已经忘记了因和果,但多年以来我一直告诉自己,假如我选择了米兰,一切都会变得不同。

  我很早就开始尝试写作。出版对我不难,我能立刻找到品味相投和理解相近的人。但很久以后我才意识到,并告诉我自己,这只是机缘凑巧而已。在出版社工作时,我把更多的时间用在和别人的书打交道上。我不后悔:为群体的文明和睦相处而做的每一件有益的事,都不会是浪费精力。都灵严肃而忧伤,经常地我会离开它前往罗马。(凑巧我所知道的唯一谈及罗马而不贬斥的正是都灵人。)所以罗马也许是意大利城市中我居住时间最长的地方,我甚至从未自问过原由。

  对我来讲,理想的住处是个外来客能够安心自在地住下的地方。所以我在巴黎找到了我的妻子,建立了家庭,还养大了一个女儿。我的妻子也是个外来客,当我们三个在一起,我们讲三种不同的语言。一切都会变,可安放在我们体内的语言不会,它的独立和持久超过了母亲的子宫。

  米兰,1980年,9月至10月。

  (我意识到,在这份自传中我关注的主题是诞生,我谈到了和我第一眼见到光明相关的以后的一系列阶段;现在我想回得更远,回到那出生前的世界。源于追根溯源的要求,每份自传都会遭逢这样的风险,比如《项狄传》,主人公从他的祖先开始唠唠叨叨地讲起,当他终于要讲述自己时,发现却已无话可说。)

  [注解]《项狄传》(Tristram Shandy):十八世纪英国小说,作者劳伦斯·斯特恩。

他的头脑已成了传奇”:卡尔维诺逝世三十周年

  二、中国作家眼里的卡尔维诺

  王小波:朋友寄来一本书,卡尔维诺的《未来千年备忘录》,我正在看着。这本书是他的讲演稿,还没来得及讲,稿也没写完,人就死了。这些讲演稿分别冠以如下题目:轻逸、迅速、易见、确切和繁复。还有一篇“连贯”,还没动笔写;所以我整天在捉摸他到底会写些什么,什么叫作“连贯”。卡尔维诺指出,在未来的一千年里,文学会继续繁荣,而这六项文学遗产也会被发扬光大。我一直喜欢卡尔维诺,看了这本书,就更加喜欢他了。

  苏童:总是觉得卡尔维诺优雅的文字气质后隐藏着一颗残酷的心,细细一想豁然开朗:有时候一个作家就是统治人物的暴君,对待柯西莫这样的人,放到哪儿都不合适,干脆把他送到树上去。

  车前子:有些作家的作品,就像某些竞技项目,天生没有多少观众。卡尔维诺的小说,不是百米短跑,让观众陶醉于他的爆发力中。卡尔维诺的小说的引人入胜之处,恰恰是一种耐力,一种缓慢,让你要花费许多时间。他也不是足球赛。阅读卡尔维诺的小说,就像看人马拉松比赛,是需要耐心的。

  陈村:卡尔维诺的书是写给智力过剩的读者看的。他的小说可当得起“诡异”二字。一个故事到他笔下,总有一番折腾。他像害怕孤独、恐惧、平庸一样地逃离所谓客观的描写。当然,他首先是个素描功夫很扎实的作者,以后才弄出花招。这有点像毕加索。卡尔维诺用的是文字,他的小说常用上寓言的、童话的、科幻的笔法。情节的走向常常出人意料。

  残雪:他的作品是继卡夫卡之后最伟大的作品。

他的头脑已成了传奇”:卡尔维诺逝世三十周年

  三、卡尔维诺语录

  巴黎到底是什么呢,巴黎是一本巨大的参考书,是一本查阅这座城市的百科全书:打开这本书,它给你一连串的资讯,包罗万象为别的城市望尘莫及。 ──《巴黎隐士

  对自己住家舒适程度不满意的人来说,寒冷夜晚的最佳避难所自然是电影院。马可瓦多最喜 欢的是彩色电视,在大银幕上你可以拥抱最宽阔的地平线:大草原、嶙峋的高山、赤道丛林,及满布鲜花的岛屿。 ──《马可瓦多

  爱人阅读彼此的身体不同于阅读写下来的书页,它可以从任何一点出发,跳略,重复,持久。……从身体的阅读中可以辨认出一个方向,一条通向终端的路径。 ──《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

  被切成两半其实是件好事,如此才会理解世界上的一切人事物都不完整、才会知道这种不完整会带来悲伤。 ──《分成两半的子爵

  书册和誓言,比不上一个人既有的价值。人可以进行书写,只不过灵魂可能早就已经落失。 ──《不存在的骑士

  想要清楚看见地上的人,就应该和地面保持必要的距离。 ──《树上的男爵

  城市里的每样创新,都会影响天空的样子。 ──《看不见的城市

  我并不想在这里讨论未来学,而是要谈文学。目前这一轮即将终了的太平盛世,见证了西方现代语言的诞生与发展,也是书籍的千福(禧)年。 ──《给下一轮太平盛世的备忘录

  如果我们忽略了自己,便无法认识身外的各种事物。宇宙是面镜子,我们在其中只能注视我们已经从自己那里学到的东西。 ──《帕洛玛先生

  每个选择必然有个反面,亦即放弃;于是选择与放弃的举动并无差别。 ──《命运交织的城堡

  这一夜,青蛙不多。越过竹林,就是通往蛛巢的小径,那是只有宾一个人才知道的神奇地带。在那里,宾可以编织魔咒,可以自立为王,可以变成神仙。 ──《蛛巢小径

  中国内地已出版的卡尔维诺著作(不完全列表)

  ◆ 《卡尔维诺文集》,吕同六、张洁主编,译林出版社,2001年9月第1版,共五卷六册,合计RMB128.00元。

  卷一,《意大利童话(上、下)》,¥48.80;

  卷二,《通往蜘蛛巢的小路》、《烟云》、《阿根廷蚂蚁》、短篇小说八篇,¥16.30;

  卷三,《我们的祖先》,¥21.00;

  卷四,《命运交叉的城堡》、《看不见的城市》、《宇宙奇趣》,¥20.30;

  卷五,《寒冬夜行人》、《帕洛马尔》、《美国讲稿》,¥21.60。

  ◆ 《把大炮带回家去的兵士》,严大椿译,上海,新文艺出版社,1956年第1版。

  ◆ 《分成两半的子爵》,张宓,刘碧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年第1版。

  ◆ 《意大利童话》,刘宪之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9月第1版。

  ◆ 《我们的祖先》,吴正仪、蔡国忠译,中国工人出版社,1989年3月第1版。

  ◆ 《隐形的城市》,陈实译,花城出版社,1991年1月第1版。

  ◆ 《帕洛马尔》,肖天佑等译,花城出版社,1992年9月第1版。

  ◆ 《寒冬夜行人》,萧天佑译,安徽文艺出版社,1993年2月第1版。

  ◆ 《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杨德友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3月第1版。

  ◆ 《寒冬夜行人》,肖天佑译,译林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

  ◆ 《命运交叉的城堡》,张宓译,译林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