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陈彤转行看媒体生态之变

05.11.2014  03:39

    传统媒体需要从创新出发,让纸媒和电视媒体更深地和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对接。同时注意发挥内容方面的人才的能力,让他们的职业前景和发展都有新的期望。

    陈彤离开新浪,正式加盟小米。这不由得让人思考媒体生态的演变和媒体人的命运,似乎也预示了小米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作为硬件生产和销售者向“软实力”延伸的新的格局。

    说起陈彤,这些年来他就是新浪的一张名片,是新浪在内容方面的一个象征性人物。21世纪初是互联网以门户网站开始介入到公众生活之中,新浪新闻首页成为人们了解世界的新窗口。2009年,新浪微博出现让自媒体有了巨大的新的影响力,微博成了一种新的主流自媒体,以其短小精悍和社交与互动的性格而独树一帜。在微博上随时都可以看到“老沉”活跃的身影。他在新浪的过程也可以说就是互联网媒体发展壮大的过程。(详见今日本报AA12版)

    陈彤加入小米,也喻示了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的转变中,具有时尚和文化气质的手机公司主导互联网文化的能力。这点我们在苹果身上看得很清楚。小米公司有其独特的产品风格和时尚取向,正在创造一种年轻的手机文化。它介入到内容领域顺理成章。

    当然,对于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来说,内容方面专业人员的转行和流失现象引人注目。这是和媒体生态的变化紧密相关的。不少传统媒体在新媒体方面的尝试效果不彰。传统业务在缓缓缩减,但新业务难以展开。内容方面的深度和创意的优势还在,但也遇到了越来越多的挑战。人才流失是相当普遍的现象。一方面是媒体的薪酬难以和IT等新兴行业相比,另一方面,职业的发展前景不容乐观。

    从陈彤的转行可以看到新媒体正面临着变化的压力和挑战,传统媒体面临的压力也会持续下去。如何在“媒体融合”中让传统媒体的内容优势得以彰显,让互联网思维整合到传统媒体的运作模式之中?这当然需要从创新出发,让传统的纸媒和电视媒体更深地和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对接。同时注意发挥内容方面的人才的能力,让他们的职业前景和发展都有新的期望。

    从今天看,传统媒体仍然沉淀着大量内容方面的优秀人才,这些人才的力量是新媒体难以匹敌的,但现在需要的是在媒体生态的深刻变化中掌握先机,让内容通过新的形态得到更多呈现机会。我们过去总说媒体“内容为王”。但现在看来,优质的内容如何通过有效的方式得以传递仍然是对传统媒体的考验。张颐武(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据《环球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