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民生财政零基预算开始

23.07.2014  03:28

    记者从7月21日召开的全市上半年经济运行分析会上获悉,2015年我市市级部门预算编制较往年度将有明显变化,其中包括全面推行零基预算、实行综合财政预算管理等,致力“编制让老百姓看得懂的财政预算”。

    近些年来,我们的财政改革一直致力于建设财政向民生财政的转变,这从财政预算透明等多项措施就可以看出。特别是零基预算的施行,更是从预算方式上确定了民生财政的改革方向。过去通行的预算方式是“基数预算”,即:每一年的预算视上一年度的收支情况而定,如果一个单位去年预算没有花完,节约下来的不仅全部上交,而且第二年的预算可能会因此削减。如此一来,一些部门为了确保来年财政预算不降低,就会设法花完预算,至于钱花得是否合理合规,则不是考虑的重点。因此每到年底,一些地方政府财政花钱如流水,甚至于频繁出现政府采购价比市场价明显要贵要高的怪象。人们把这些怪相归咎于政府预算身上,这是有一定道理的。

    所谓“零基预算”,就是一切从零开始,该花多少钱,钱用在哪些方面,与上个预算年度无关。也就是说,不看过去,只看未来,看新的预算年度有多少事情要做。然后,对这些事情不管新旧,统统重新进行评估,重新编制预算,以达到把有限的财政资金获得最佳效益,可谓是一次驱弊求利的探索。从理论上来说,“零基预算”显然比“基数预算”进了一大步,它不仅可以消除存在于一些部门的“如果预算没有执行完,必然会影响到第二年的预算编制”和“只买贵的,不买对的”等方面的认识偏差,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达到让“好钢用在刀刃上”,让政府的预算财尽其用的目的。

    事实上,这些年公众对财政改革的方向和目的一直聚焦于此——政府的钱该怎么花?花到了哪里?这些向来是社会公众特别关心的问题。与此同时,对于政府预算超支、财政资金绩效不高、预算分配不均衡等问题也被持续诟病。现在,零基预算将在制度上使上述问题得到根本解决,这是大家对零基预算的期盼。现在的关键是零基预算能否真正落到实处。例如,是否会存在零基预算在明处,“突击花钱”却在悄悄进行的情况?因为在财政改革刚刚起步的当前,可能会有许多的“原则”或“例外”。怎样用强硬的制度来巩固零基预算的实施,确定科学预算的权威,其实更需要相关配套制度的监督。因为无论是“突击花钱”还是别的问题,发生的根本原因都在于,财政预算审核监督不力,预算执行不公开、不透明,公众的参与度、知情权不高。这才能为不尊重预算打开方便之门。

    因此,从根本上保障零基预算的施行,就必须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即:加大财政预算审核监督力度,增加预算执行的透明度、公众参与度和知情权。与此同时,还要加大预算执行问责,严惩“突击花钱”和“乱花钱”的现象和责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