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严把好党员入口关必须扎紧制度笼子

12.06.2014  16:13

  中共中央办公厅近日印发了《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以下简称《细则》),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遵照执行。(2014年6月11日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和党的活动的主体,发展党员工作是党的建设一项经常性重要工作。从严把好党员入口关,是贯彻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细则》的印发,体现了实践探索的新经验,是做好新形势下发展党员工作的重要遵循。各地区各部门要认真贯彻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总要求,坚持标准,严格程序,严肃纪律,确保发展党员工作有领导、有计划地进行。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从严把好党员入口关,必须扎紧制度笼子。

  数量要服从质量。每年的发展党员工作都会有一定的数量要求,这也是发展和壮大党员队伍的现实需要。但是,数量必须服从于质量,要在“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基础上“控制总量”,对于作用发挥不好、不符合质量要求、不利于结构优化的人员,坚决不能发展,尤其是不能让那些动机不纯、一心想借入党捞好处的人加入党组织。近年来,有的基层党组织对发展党员把关不严,所发展的党员质量不高、素质不强,致使少数党员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甚至思想蜕变、腐化堕落等,严重影响着党员队伍的生机活力,影响着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削弱了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故此,必须始终将“质量”大旗高高举起,不让“滥竽充数”者混进党内。

  减少自由裁量权。发展党员有一定的程序和规范。《细则》的颁发,为发展党员工作设计了科学严谨、全面细致的制度体系、程序流程。但是,执行制度、运转程序,离不开人的参与。一旦在工作过程中,掺杂进人为因素,特别是负责把关的同志如果将权力凌驾于制度之上,便难以保证发展党员工作细则的精准落实。所以,必须在发展党员工作中,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将相关的程序进行固化,减少甚至取消自由裁量权,并严格程序的操作,确保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绝不能将发展党员工作当作耍特权的“秀场”。

  杜绝说情打招呼。中国是个人情社会,在发展党员工作中,也时有说情打招呼的现象存在。有些基层党组织的工作人员,包括某些负责同志,由于政治立场不坚定,常常屈从于外界特别是相关领导打招呼、托人情,而将发展党员的名额“预留”或“送人”,导致一些不符合条件、质量不高的人或投机钻营者混进党内,不但损毁了党组织的权威,也使得党的先进性大打折扣,甚至会让一些混进党内的人觉得“入党”也就那么回事,一点严肃性没有,久而久之,影响极坏。因而,必须强化对发展党员工作细则的贯彻落实,拒绝一切说情打招呼,对于干扰发展党员工作的当事人还要严肃追究、严厉惩戒,确保发展党员工作风清气正,杜绝在入党问题上“开后门”、做交易、搞变通、走形式。

  要强化责任倒查。在其位,谋其政,担其责。从严把好党员入口关,是每一位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责任担当。尤其是党委系统、组织部门的同志,更加需要做到守土有责、守纪尽责。要严肃发展党员工作的纪律约束和监督检查,切实做到坚持原则不动摇、执行标准不走样、履行程序不变通、遵守纪律不放松。对于玩忽职守、拿原则当交易、视党性为儿戏导致发展党员工作“走样”、“变形”的具体责任人以及分管负责同志要坚决做到“一责双查”,并且要实行终身问责制,从而倒逼其履职尽责,既要把那些立场坚定、作风优良、素质过硬、群众基础好的人及时吸收到党内来,还要把把那些动机不纯、有不良行为、群众不认可的人隔离在党组织之外,杜绝“带病入党”。

  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贵在“严”,重在“行”。《细则》的颁布,是发展党员工作的“指挥棒”,也是政治担当的“高压线”、“保险杠”,必须切实让组织系统、组工干部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制,并扎紧制度之笼,着力抓好推荐、考察、教育、审查等关键环节,使每一个环节都能够严之又严、紧之又紧、实之又实,从而为党守好门、把好关,在源头上纯洁党员队伍,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