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昔日“陆上三峡” 今日弃风大省——谁让千亿风车基地停摆?
一说到风电,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一排排的大风车。在我国北方以及西北很多地方,风力资源都比较丰富。在发展清洁能源的大背景下,前些年很多省份上马了风电项目。但目前却碰到这样的困局:不少省份上马的风电设备建成之后处于停用状态,摆在那里不发电,或者更准确地说发完电当地用不完,也送不出去。根据国家能源局的统计,这些建成而停用的风电设备,对国家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已经超过160亿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首先来看一组数字:
甘肃:风电限电率39%;
内蒙古:风电限电率18%;
新疆:风电限电率32%;
吉林:风电限电率32%。
遭遇产能过剩
诸多因素导致如今风电产业现严重产能过剩。
2009年至2010年两年内,在酒泉市辖区内的瓜州县和玉门县,国内稍具规模的风电企业都在这些地方投资建立了风电场或风电设备企业。公路两岸,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与过去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如今行走在酒泉通往玉门、瓜州的路上,放眼望去,上百个风电机组整齐排列在G30国道北侧,一部分风机在转,另一部分却停着,”运转机组数量甚至不足50%。据电场有关人士介绍,目前酒泉“风电走廊”风电已并网的有536万千瓦,而风电装机年发电量可达123.28亿千瓦时,年实际上网输出量只有46亿千瓦时,实际上网率仅为37%。风机停滞原因主要是电网不够,风电发多了卖不出去。由于产能过剩,出现“电网输出难”、风机设备利用小时下降的“窝电”现象。
产能过剩造成风机价格大幅下降,加上国家对过剩产业准入的限制,使华锐、金风、东方电气(600875)等6户生产规模较大的企业长达8个月没有订单,风电装备制造企业实际上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使风电制造企业面临着亏损。
有人可能会问,既然本地用不了,为何不外送?
1、电网项目没有和发电项目同步规划,这是导致目前弃风限电严重、大量清洁能源送不出去的主要原因。
2、还有市场的问题,也就是说想送出去,别的地方未必接收。
比如说,甘肃风电想要输送的目的地湖北、江西等省份,火电厂核准项目创新高。根据记者掌握的一组数据: 2014年12月以来,湖北、江西两省核准的煤电项目就达到10个。
3、一些地方认为远距离输电存在一定风险。
4、有的缺电省份青睐煤电拉动当地就业,阻碍风电引入。
甘肃酒泉风电基地借鉴了大型煤电基地、水电基地建设的能源集中开发的理念,按照超大规模、高度集中开发建设风电基地的资源导向思路,资源导向型的发展模式的特点决定了无法回避风电的市场消纳问题,如何解决远离用电负荷中心与风电资源丰富的矛盾,成为未来影响风电发展的关键因素。
当前他们只能依靠两条腿走路,一是外输到华中、华东这些缺电的地方,二是尽量就地消纳。面对风电输出,有些地方表现得并不是那么热情。原因为何?由于分灶吃饭的财政体制,缺电的地区为了解决自身的就业、税收和发展问题,宁可自己上一些火电,水电,也不愿用来自他们酒泉的清洁风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