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周刊】陈锡文:664亿,史上最高金额扶贫资金怎么花

24.03.2016  11:58

数额达到“历史最高水平”的扶贫资金怎样用?涉农资金整合如何进行?全国两会期间,《中国经济周刊》就此采访了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

陈锡文:这664亿元是扶贫专项资金,如果按大口径,财政部拨付到贫困地区的钱,大约在1500亿元左右(编者注:2015年11月12日,国家发改委政研室主任施子海在新闻发布会上指出,初步统计,2015年安排贫困地区的中央预算内投资超过1500亿元,约占全年中央预算内投资总规模的1/3)。

现在看来,实际上这664亿元主要是用在产业扶贫和培训劳动力上。

中国经济周刊》:涉农资金从多个部门、多个条线下拨,有规定用途,而在基层实践中,常常因为“打酱油的钱不能买醋”,而导致难以握指成拳办大事。您对此怎么看?

我们国家确实存在把涉农资金分得太细的问题,让基层不好自己调度。但是给了基层太大权力,也可能直接影响到民生。比如,某贫困县要修一条路, 也要搞饮水工程,按照现在的做法可能要三年才能完成,因为资金是分三年拨付的。如果整合资金使用,一年就能修成路,但钱都用来修路,水不喝了吗?那也不行。

陈锡文:从一定程度来讲,中央试了好多年了。原来的想法是,把整合的权力交到县,由县政府来统筹。但县政府来统筹,面临的问题就是,资金是从各部委拨下来的,如果今年把所有的钱都用在农业上了,那其他部委就有意见,拨下去的钱你既然不用在相应的领域,那明年就不给你了。县里觉得不给的话又不行,还是恢复吧。

我认为,从扶贫来说,可能要给多一些的权力,去解决最突出、最困难的问题。

刚才说了,根据扶贫工作的安排,重头在产业扶贫。产业扶贫在农村主要靠发展种植业、养殖业。而扶贫办在推动农民发展种养业方面,肯定不如农业部门专业。那扶贫资金能不能更多地交到农业职能部门手里?农业职能部门引进的作物、畜禽,可能更适合当地,在技术传授上也可能更高明。  第一,中央层面在做预算的时候,在资金总量一定的情况下,如何考虑让资金更具综合性,不要把钱分割得太死,让地方没有积极性。

这三件事都做好了,我想才能真正整合好涉农资金。(姚冬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