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低收入人群减少近半 红古“双联”助力农村走上小康路

12.09.2014  13:00

  原标题:三年低收入人群减少近半

  助力农村走上小康路

  中国甘肃网9月12日讯 据兰州日报报道(首席记者 杨贵智 特约记者 鲁东林 李漾 )ldquo;双联”活动开展以来,红古区把省委“1236”扶贫攻坚行动与“双联”行动相结合,针对全区困难群众收入均在全省贫困线2300元上的实际,确定7000元以下的无劳动能力家庭和孤残、重病家庭为低收入帮扶对象,按照“六大突破”的要求,加大帮扶力度。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11年底8505元增加到了2013年的11485元,增长35%,7000元以下的农村低收入人群由2011年的1398户4863人减少至2013年底的653户2467人,减少了49%。

  在基础设施建设中,重点实施了农村安全人饮、村道硬化、农村危房改建等惠民工程,全区村主、次干道硬化率达到了100%,解决了1730户农户的住房难问题和20个村灌溉难问题,实现了农村自来水通村和行政村主干道硬化全覆盖,改善了农村群众生产生活环境;围绕富民产业培育,实施了“542”特色产业提升工程,建成了千亩设施农业基地、千亩蔬菜标准园、千亩新特菜、千亩钢架大棚、农业科技示范园等设施农业基地,引进了伊利乳品加工厂、乳业生物科技园区,辐射带动了甘盛生猪、永兴肉羊养殖场等32个畜牧养殖小区,培育了以11个蔬菜运销龙头企业为主,30多家中小型农产品集散批发点为补充的农产品市场体系,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在连片开发建设中,按照“整体规划、集中建设、统一安置”的思路,结合兰青铁路二线、海石湾城市建设和窑街塌陷区治理,加快棚户区治理和危旧房改造,建成上海石、湟兴、洞子、平安等一批新型农民居住小区,改造农村危旧房4916户,全区建成省、市级新农村试点示范村14个;在金融资金支撑方面,制定了“双千万元”扶持政策,对钢架大棚、养殖业、核桃基地等特色产业重点扶持,区财政共扶持资金3593万元。全区共发放小额信贷5325万元,惠及农户1043户,融资担保机构累计担保1.19亿元,为农业农村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在公共服务保障中,实施文化惠民、卫生保障、基层夯实、入园解困、美化亮化五大工程,建成38个农村文化站和农家书屋、卫生所、标准村级办公阵地,改扩建农村公办幼儿园10所,全区各村实现了办公阵地、标准化村级卫生所、村级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便民超市等全覆盖。大力提升能力素质方面,开展了种植养殖、创业、美发、物业管理等7大类劳动力技能培训活动,惠及20346人,输转剩余劳动力38083人。特别是加快了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围绕辖区企业用工需求,有针对性地培训产业工人,既解决了就业问题,又为企业提供了用工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