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椅上的精彩人生 --靖远县残疾人运动员苏建荣先进材料

30.05.2014  20:43

轮椅上的精彩人生

-- 靖远县残疾人运动员苏建荣先进材料

 

   苏建荣,一个平凡的名字,一个25岁的双下肢重度瘫痪残疾人,在7年的时间里,取得了不平凡的成绩。2010年7月,在全国残疾人田径锦标赛上,铅球以9.41米的成绩刷新了全国残疾人运动会F55级纪录,并获得标枪第1名,铁饼第2名的优异成绩; 2011 年10月,在杭州参加了第八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获得铅球第一名、标枪第二名、铁饼第三名。 为我省残疾人体育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为家乡父老和残疾人工作者争了光。

      1987 年12月,苏建荣出生在甘肃省靖远县东湾镇的一个小村—南头村。1岁多时不幸染上可怕的疾病—脊髓灰质炎,父母到处找人求医问药,好不容易寻找到一位专家,在父母的苦求下,他给苏建荣看了病。医生大概地检查了下苏建荣的头,身体和四肢,就告诉苏建荣的父母,“双下肢瘫,以后再也站不起来了,将来生活恐怕不能自理。”医生的诊断结果犹如晴天霹雳,父母抱着苏建荣当即瘫坐在地上。

      苏建荣家中还有位哥哥和姐姐,但父母并没有放弃苏建荣,一直给与他无私的关怀。母亲一直教导苏建荣,身残要志坚,长大后做一个有用的人。上小学时父亲每天都是背着苏建荣去上学,放学时又将他背回家,到初中时,年龄稍大了点,就开始住校了,每天苏建荣驾着双拐上学,当时最大的动力还是来自父母对他的支持。苏建荣自幼生性好动,上学时他就喜欢上体育课,虽然不能跑,但体育老师会给他篮球在台阶上拍拍,每次上体育课他都可以在学校操场的台阶上拍篮球。课间同学们去做操,他就在教室里摆放好桌登,老师和同学很关心苏建荣,使他从没有因为自己残缺的身体而感到自卑。苏建荣常看《钢铁是怎样练成的》那本书,从书中,他获得了自信,心想:“我不能就这样渡过短暂的一生,我要自立自强”。

   机遇终于惠顾了他,2004年10月份,省残联选拔残疾人运动员,他的名字被乡残联和学区报了上去。省残联和省体育局的工作人员在市、县残联和县教育局领导的陪同下来到东湾中学,现场进行了初选,他被初步通过。过了几天,县残联告知他到靖远二中进行选拔,共有靖远、平川、会宁三个县的40多人,二中的领导大力支持、全力配合,组织人员准备场地,提供相关器械;选拔人员严格把关,精心测试,在众多参选人员中,苏建荣荣幸的被选入省残疾人运动队,初步定为F55级别游泳项目;这时他高兴的流出的热泪,他知道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终于在这一天得到了回报。

   同年11月入选省残疾人运动队的队员在兰州集中,根据自已的参赛项目,苏建荣分配到赴湖北荆州的游泳训练基地训练游泳。第一次出门,他的心情显的特别激动,但上下车辆都要靠别人的帮助使他产生自卑。在家人的陪同下,他终于艰难的赶到了省城兰州。他忍受了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自强不息,奋斗不止。

   刚到训练基地,第一星期生活及水土不适应就拉肚子,教练告诉他没事,适应了就好了。在开始训练时,教练对他们特别严厉,而训练完就像朋友一样和大家聊天,问他们这种训练怎么样,能不能适应和自己身体肌肉的反应,他就如实回答给教练。在训练的时候教练会抽空带他们去外面看看,这样可以调节心情;那个时候出门很久,每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就会很想爸爸妈妈。

因为他在游泳这个项目上受到自小习惯的影响,并因为身体的原因,训练后成绩很不理想,他觉得自己很没用,他很气馁。后来,在教练的开导下,他自己也静下心来想了想,如果游泳这方面不行,那自己是不是可以从别的方面发展。

      从2005年开始,苏建荣正式开始投掷训练。训练前,从未受过专业训练的他觉得一切都充满着新鲜和乐趣,由于身体条件不适合进行径赛类项目,他选择了田赛类的铁饼、标枪和铅球项目。在一个多月的技能训练中,他努力练习,每天反复揣摩动作要领, 肌肉拉伤了,手腕肿了,感觉很痛,教练很担心,让他休息养伤。但他不怕苦不怕累不怕痛,没有休息,告诉教练说没事,不疼,教练的眼眶中也有了泪花。第二天训练投铁饼,可他拉伤的右手却连铁饼都拿不住,心里很害怕,害怕因为这个伤让他没了右手,失去机会。教练也很担心,于是就陪他坐车去医院检查,他好害怕。过了好一会,结果出来了,他就急忙的跑去问大夫,大夫说没事,就是肌肉拉伤了,好好休养几天就没事了。然后大夫就给他说了这几天应该注意什么,听完这些后,他和教练都松了口气。那时,他很感谢教练对他的关爱,让他觉得在这边有亲人,对训练又增添了一份信心。

   多年来他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留下比常人更多的汗水。终于,他付出的努力得到了回报,在大大小小的残疾人运动会中,他取得了各项优秀的成绩。

      2007 年,苏建荣代表甘肃参加全国第七届残疾人运动会,取得了F55级铅球第四、标枪第四、铁饼第五的好成绩。2009年5月,代表白银在天水参加甘肃省青少年锦标赛,获得了F55级铅球、标枪、铁饼三项比赛的金牌。2010年7月,代表甘肃参加全国锦标赛,其中在田径锦标赛男子F55级铅球比赛中,以9米41的成绩改写了残疾人全国纪录,并获得金牌,标枪比赛获得金牌,铁饼比赛获得银牌。2010年8月,代表白银参加甘肃省第八届运动会和特奥会,在F55级铅球、标枪、铁饼三项比赛上均获金牌。连续四年被评为“甘肃省优秀运动员”的殊荣。2007年——2010年均获得“全国体育道德风尚奖”。2011年在第八届全国残运会男子F55级铅球决赛中,以9米07的成绩,为甘肃代表团夺得开赛以来的首枚金牌。 为表彰先进,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甘肃省委员会、甘肃省青年联合会特授予苏建荣同志“甘肃青年五四奖章”。

面对荣誉,苏建荣平静而谦虚。这些年来,体育锻炼一直是苏建荣最喜欢做的事。训练之余,他每天坚持拄拐杖步行,经常和队友们打篮球,不断加强上肢力量训练。很多人认为他重新找到自信,走向社会的动力是因为在2009年获得了金牌。但实际上在2005年接触投掷开始,他就找到了自己。苏建荣说,“所以很感谢领导和教练,发掘我并且让我加入省队。感谢父母家人朋友始终给我支持,感谢队友一直对我的帮助和关心。现在无论做什么,我的心情都很放松,其实这些奖项也是我在良好的心态下获得的。2008年我在家观看了北京残奥会,这些运动员的比赛水平很高,值得我学习的东西很多,我还要继续加强技能训练,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因为体育锻炼一定要长期坚持,这不仅能让我做到自己的训练项目‘技不离手’,而且也是一种健康良好的生活习惯。”

苏建荣的愿望是在残奥会上夺取F55级铅球比赛金牌,这是他的一个梦想,他希望能够在下次残奥会上获得一枚金牌,大家都能够听到国歌的声音。

苏建荣——一个坚毅的残疾人。他以非凡的毅力,巨大的勇气,抱着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心态,勤奋训练,顽强奋斗,演绎了一个身残志坚的残疾人运动员的光辉形象。

“益重青青志,风霜恒不渝”。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他将坚定自己的人生志向,微笑地面对生活。在求知的路上,他将更加努力,更加刻苦,争取更大的进步与成功;在生活的路上,他将依然自强不息,坦然面对,用自强去谱写那绚丽的生命之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