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脱贫路上的赤溪村
群众在哪里,基层就在哪里,新时代的中国故事就演绎在哪里。春节临近,本报记者纷纷深入基层、贴近实际、融入群众,听真话、写实情,用纸笔、用镜头记录基层的实情实况,反映群众的所愿所盼。
从今天起,本报推出“新春走基层”专栏,与读者一起走边疆、访老区、赴灾区、到厂矿、入农家、进哨卡……把新闻写在每一寸城乡的土地,写进每一位群众的心坎。
赤溪,是福建宁德福鼎市磻溪镇的一个行政村。30多年前的极度贫困状况,曾因为本报一封题为《穷山村希望——实行特殊政策治穷致富》的读者来信,引发全国关注。来信带着对当地百姓的深厚感情,讲述了其中一个自然村——下山溪村,在上世纪80年代仍有“婆媳一条裤”的辛酸场景。
为了探个究竟,记者在当地村民引导和帮助下,几乎是手脚并用爬上了“挂”在峭壁上的下山溪村。站在当年简易茅草房而现已完全荒废的极其狭窄的宅基地上,心里只有无声的感叹。“地瓜苦菜是主粮,一碗盐水作成汤”,当年给本报写信的王绍据指着残存的灶台,声情并茂地回忆起来。
1984年6月24日,这封来信见诸本报头版,还配发了题为《关怀贫困地区》的评论员文章。这一年9月,党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帮助贫困地区尽快改变面貌的通知》。后来,又出台《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省地县镇四级党委政府给予了特别关心与扶持,特别是“弱鸟先飞”理念指引和“滴水穿石”精神激励,赤溪村开启了接受“输血”、艰难“换血”、自我“造血”的奋斗历程。
相对于王老回顾过去的苦难岁月,少年时代经历过贫困的杜家住更愿意讲现在的幸福生活。一路上,这位年轻的村支书就一直自信地叙说着赤溪村30年来的巨大变化,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当地老百姓过上的好日子。尤其让杜家住想不到的是,2015年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民委的一期简报上对赤溪村脱贫作出重要批示。
在简洁明亮的村史展示室,杜家住差不多能把习总书记的批示背诵出来:“30年来,在党的扶贫政策支持下,宁德赤溪畲族村干部群众艰苦奋斗、顽强拼搏、滴水穿石、久久为功,把一个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建成了小康村。全面实现小康,少数民族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要以‘时不我待’的担当精神,创新工作思路,加大扶持力度,因地制宜、精准发力,确保如期啃下少数民族脱贫这块硬骨头,确保各族群众如期实现全面小康。”
“这是总书记对我们畲族村的充分肯定和巨大激励,更是党中央对少数民族脱贫致富的殷殷嘱托。”杜家住对赤溪村未来充满信心。去年7月15日,总长19公里、投资3亿多元的杨(霞浦县杨家溪)赤(赤溪村)公路建成通车,赤溪村到高速公路口只需20分钟。山门开启游客来。赤溪村的生态旅游产业像加足火的开水一样,沸腾起来。全村3家旅游公司仅半年时间接待游客量就比2014年全年增长50%,全村408户、1800多名村民已有356户、1500多人搬到中心村,目前在赤溪村主路长安新街上,开起73家各类民宿、小超市、农家乐和特产店。2015年全村群众人均纯收入达1.3万元,其中45%以上来自旅游业。
来赤溪村游客的快速增长,让最早搬迁到这条主街上的22户下山溪群众也萌生了转型发展旅游业的念头。新修的公路一开通,在村两委、镇党委协调帮助下,第二次新房建设也开工了。“不光如此,我们还花了100多万元,请人完成了旅游和新村规划设计。”磻溪镇党委书记郑晋生告诉记者:“下一步,我们还准备将旅游线路向下山溪村方向延伸,开发峡谷漂流、野外探险,让下山溪的青山绿水,从过去的穷山恶水真正变成脱贫致富的金山银水。”
虽是隆冬季节,依旧挡不住积蓄在闽东山村中的勃勃生机。在赤溪村整洁宽敞的长安新街上,几个孩子无忧无虑地奔跑着,脸上满是灿烂的笑意。其实,记者在迈进赤溪村那一刻起就注意到,无论是第一批搬迁来的下山溪村畲族老汉李先如,还是经营“天然居”民宿的年轻老板杜家立、杜春蓉夫妻,他们面对记者始终是写满幸福的笑脸。
作为新闻工作者,要把赤溪村今天的故事讲出来,更有责任记述赤溪村30多年的脱贫历程。
《 人民日报 》( 2016年02月01日 0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