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地方扶贫项目不能盲目跟风

20.09.2016  21:21

目前我国扶贫工作进入攻坚阶段。群众脱贫致富离不开产业发展,然而半月谈记者在陕西一些县区采访发现,在基层扶贫中存在一种趋势,即周边什么产业“”,就上马什么产业。这样盲目跟风,缺少差异性思维,导致种植数量上涨,产品滞销,农民不仅挣不到钱,还对发展产业和脱贫致富越发迷茫。(9月19日 中国新闻网)

到2020年实现7000万人口的“集体脱贫”是“十三五”期间脱贫攻坚的“宏大目标”,“集结号”已经吹响,扶贫先扶持产业的共识也日渐形成。但一些地方扶贫项目不结合实际,不接地气,盲目跟风、肆意克隆,不做长远规划,看到周边什么产业“红红火火”,就马上发展什么产业,完全背离当地实际,脱离市场规律,机械复制“成功经验”,谁料“拿来主义”并不好使,扶贫项目不仅“撞车,车毁”,更出现了“扶贫项目,搞啥亏啥,农民都怕了”的怪现象。

贫困之冰,非一日之寒;破冰之功,非一春之暖。扶贫工作是一个长期而艰辛的工作,也是各级党委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分析“扶贫盲目跟风”根源,一来,政府角色的错位。政府扶贫行为是对公共资源的一种再分配,是针对缺乏自我改善能力的贫困对象配给扶贫资源。如果不因地制宜,只会“锦上添花”的给钱给物,强制贯彻扶贫意图,农民自然会奔着致富希望“一哄而上”,谁知落入产品同质化的“窠臼”。一旦过度主导、忽视市场的真实需求,出现产品大于市场供给,产能过剩,价格“无人问津”,农民肯定挣不到钱,而且经不起折腾的贫困户也很难“东山再起”。

二来是政府急于求成的不正确政绩观作祟,缺少差异化思维。产业扶贫确实是个好举措,“一刀切”的盲目跟风,眉毛胡子一把抓,妄图遍地开花,实则是教条主义思想,缺乏“执政为民”的真挚情感,动机则往往出于自身利益考虑,谋位子、图帽子、挣面子,看到别人“风生水起”,自己“眼红”,不甘落伍,大上项目,搞“重复工程”。谁料这种同质化严重的规模化扶贫效果不佳,出现“头年一哄而上,来年一拍两散”的惨剧。如此,不仅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严重浪费,政府也“好心办了坏事”,无形中减损人民群众对政府的公信力,更让群众对脱贫丧失信心。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扶贫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人民福祉,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习近平总书记也曾说,“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对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要格外关注、格外关爱,创新思路方法,加大扶持力度,善于因地制宜,注重精准发力,充分发挥贫困地区广大干部群众能动作用,扎扎实实做好新形势下扶贫开发工作。”扶贫贵在精准,“盲目跟风”的套路早该休矣,别人上项目、搞开发、谋发展,“眼红”之余更要有自己的发展模式,切忌“千村一面”。

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一方面,政府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在引导扶贫产业时应避免贪大求猛,操之过急,要瞄准靶心,细思研琢,找准路子,耐住性子,慢工出细活,多些差异化考量,结合实际,做出特色,搞出亮点,让每个扶持的产业向优质化方向发展,走出“合而不同”的发展路子。另一方面,扶贫工作调研要再深一点,再细一些,要更贴近群众一些,多听群众意见,多换位思考,扶贫要扶到根上、点上,切实解决群众的小事、实事、难事,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办实,让群众真正感受到实惠。

管长远的要靠制度。脱贫攻坚任重道远,想要完成好这个任务,政府部门也要定位好角色,讲求科学、尊重规律。要建立健全扶贫制度,完善政策支撑体系,由政府扶贫,转向政府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的有机结合。要主动以质量求生存,向市场要效益,以品牌图发展,与市场对接,要积极加强引导,顺市而为,增强预警机制,做好产业规划,及时发布市场供求信息,真正做到与市场需求无缝对接,有效规避市场风险与挑战。(郑端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