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用关爱温暖留守儿童的心灵

30.05.2014  18:15

  “父母远离,关爱不离;父母不在,亲情仍在”。“六一”前夕,全国妇联、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启动“儿童快乐家园建设”计划,将在中西部地区建立150个“儿童快乐家园”。对留守儿童而言,这不仅是生活的陪伴,更是心灵的慰藉,可说是他们最好的节日礼物。

  儿童是花朵,留守儿童却似乎长在了野地,往往要独自面对成长中的风风雨雨。父母进城打工,子女因种种原因留守在千里之外。尽管鸿雁传书、电话沟通、视频连线能有片刻的团聚感,但终究难以代替日常生活中的点滴陪伴,哪怕是争执也显得如此遥不可及。“事情搞大了,妈妈就回来了”,12岁的四川广安女孩“放火求爱”的案例,虽属极端,却也凸显留守儿童对亲情的强烈渴盼。

  近年来,留守儿童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各人民团体、社会组织主动“补位”,显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广东建设“农村儿童友好社区”,提供文化娱乐、家教培训及心理辅导等关爱服务;重庆垫江推广“爱心家长”,“把每个留守儿童都当作自己的孩子”;深圳进行“家校合作”,改变父母用物质补偿代替情感交流的习惯……种种措施,守护孩子的蓝天,也让家长感受更多暖意。对于家庭,这是情感的补充;对于社会,无疑也有助于裂痕的弥合。

  尽管如此,留守儿童的境遇,仍然不容乐观。据全国妇联调查,目前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6100多万。这意味着,全国每5名儿童中,就有1名农村留守儿童。他们的背后,是地区之间不平衡、产业分布不均匀的发展状况,是亟待打破却仍然坚固的城乡二元壁垒,是无法满足更多人的社会公共服务短板。可以说,留守儿童的问题,不仅是家庭问题,也是发展问题,有流动时代、转型时期、发展路上种种体制机制障碍制造的纠结。

  日前,国家统计局发布报告显示,农民工总量增速持续回落,“就地就近转移成为新特点”。对于国家发展,这或许意味人口红利将至拐点;而对于留守孩子,则意味着更多的“亲情时间”。推动产业有序的梯度转移,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家门口打工”成为现实选择;城镇化加速前行,推动更多家庭生活切换生活形态,孩子们也能在父母的隔壁拥有一间洒满灯光的卧室。推动科学发展的各项举措,也能化成拂过小小花瓣的春风。当前的中国,宏大的政策构架和家庭的离合悲欢,就这样深深地嵌套在了一起。

  “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建立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改革蓝图,勾画出亿万人民的未来。“孩子们成长得更好,是我们最大的心愿。”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六一”前夕,对孩子们说的肺腑之言。相信抓住改革契机,逐步破除制度的弊端,不断增强发展的力量,在奔向中国梦的路上,一定能让更多孩子同享雨露阳光、健康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