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 特刊聚焦第二十届兰洽会
甘肃,地处黄河中上游,东西蜿蜒1660多公里,南北宽530公里,纵横42.58万平方公里,面积居全国第七位。东接陕西,南邻四川,西连青海、新疆,北靠内蒙古、宁夏并与蒙古人民共和国接壤。甘肃如同狭长的“链条”,把六省一国串联起来,是西部地区唯一具有承东启西、南拓北展区位优势的省份。
提到丝绸之路,不得不讲甘肃;提到生态屏障,不得不讲甘肃;提到华夏文明,不得不讲甘肃;提到扶贫攻坚,还是不得不讲甘肃。甘肃,就在这诸多不得不讲的话题中奋勇前进、一路收获。兰州新区、循环经济示范区、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全部上升为国家战略,构成了甘肃经济、文化、生态三大战略平台。
在甘肃省委、省政府造血扶贫和开放扶贫的思路下,2013年,全省生产总值达到6300亿元,粮食生产实现“十连丰”,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139亿元,进出口总额跃上100亿美元大关,省外、境外招商引资项目实际到位资金达到4500亿元。这一切事关国民经济发展大局的一组组数据均跃上了一个历史新台阶,也为全省扶贫攻坚致富奔小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1993年开始举办的兰洽会,由最初的“马路市场”上升到国家级经贸盛会。20余年风雨历程,兰洽会签约项目从首届的46个增长到如今的1000多个,签约总额从6.61亿元增长到第十九届的6129亿元,翻了近1000倍。数据鼓舞人心,兰洽会已成为甘肃跨越发展、向西开放的重要平台。
地处咽喉要道
打造向西开放丝路黄金段
去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亚出访时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两大倡议,被合称为“一带一路”,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要求,加快同周边国家和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形成全方位向西开放新格局。
甘肃地处丝绸之路咽喉要道,是华夏文明与域外文明交流融合之地,也是中国与欧亚各国经贸往来、文化交流、交通运输的必经之道,是连接欧亚大陆桥的战略通道和沟通西南西北的交通枢纽,是名符其实的“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
甘肃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甘肃省委书记王三运明确要求,按照“点线面结合、近中远结合、经济贸易文化结合”的原则,努力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
在甘肃省下发的《“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建设总体方案》中,提出围绕兰州新区、敦煌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和“中国丝绸之路博览会”三大战略平台,重点推进道路互联互通、经贸技术交流、产业对接合作、经济新增长极、人文交流合作、战略平台建设六大工程,进一步提升兰州、酒泉、平凉等重要节点城市的支撑能力,加快兰州—白银核心经济区扩大开放,建设河西走廊开放性经济交融带,推进陇东南区域经济创新发展。甘肃,将成为丝绸之路的黄金通道、向西开放的战略平台、经贸物流的区域中心、产业合作的示范基地、人才交流的桥梁纽带。
去年以来,甘肃加快向西开放步伐。2013年,甘肃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的27个国家实现进出口20.67亿美元,同比增长23.6%。与亚洲国家贸易额44.82亿美元,所占比重达到44%。2014年1—4月,甘肃与亚洲国家实现贸易23.05亿美元,所占比重进一步提高。同时,有11个中西亚及中东欧国家在甘肃设立了23家外商投资企业。
国家政策叠加
建设向西开放重要战略平台
甘肃虽贫瘠,但资源丰富,全省已发现各类矿产约118种,有11种矿产储量名列全国第一,29种居全国前5位;境内黄河、白龙江等水系水量充沛,落差集中,水力资源总蕴藏量达1309万千瓦;天然草场可利用面积为6413万亩。
随着兰州新区、循环经济示范区、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生态安全综合屏障综合试验区全部上升为国家战略,甘肃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期。
正在全面实施的经济、文化、生态三大战略平台建设;交通提升、信息畅通和城镇化建设三大基础建设;瞄准战略新兴、特色优势、富民多元、区域首位等四大产业方向,确保到2016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超过1万亿元的“3341”工程,以强劲的投资建设支撑着甘肃的转型跨越发展。
“丝绸之路三千里,华夏文明八千年”。古丝绸之路横贯甘肃全境,大地湾遗址距今最久的有8200年,将有记载的人类文明史提前了3000多年。“一步千年,一眼万里”。一位“驴友”这样描述在甘肃的旅行感受。
中国旅游标志——铜奔马出自甘肃,敦煌莫高窟、嘉峪关长城、麦积山石窟等7处世界文化遗产引人注目。131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61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遍布陇原大地。舞剧《丝路花雨》《大梦敦煌》更是多次走出国门,将丝路文明传向世界。
厚重的文化底蕴、不可复制的文化资源使得全国唯一以文化为主题的发展战略平台——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落户甘肃。甘肃紧抓机遇,以文化建设为主题,围绕“丝绸之路文化发展带”,建设以始祖文化为核心的陇东南文化历史区、以黄河文化为核心的兰州都市圈文化产业区和以敦煌为核心的河西走廊文化生态区,打造文物保护、大遗址保护、古籍整理出版等13板块重点工作,将华夏文明的保护、传承、展示、创新、发展紧密结合。
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项目各项工作已全面启动,预计到2015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3%以上;到202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5%以上,文化产业将成为甘肃省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近日,又从多哈传来让所有中国人都兴奋、更使甘肃老百姓骄傲的好消息:中吉哈三国丝绸之路整体申遗获得成功,甘肃就有玉门关遗址等五处名列其中!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的建设增添了新的动力。
甘肃将文化和旅游等经济要素深度融合,“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已成为知名品牌旅游节会。正在进行中的2014年“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目标是吸引1400万以上游客,实现旅游收入100亿元。
在兰州新区,装备制造、石油化工、生物医药等产业集群渐成规模。目前,核心区80平方公里的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已基本建成,水、电、路、气完全可以支撑社会经济的发展。围绕石油化工、装备制造、高新技术、现代物流等七大产业,兰州新区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截至4月底,累计引进各类产业项目119个,总投资965.8亿元,累计完成投资近150亿元。预计到2016年,地区生产总值超过500亿元,工业总产值达1450亿元,工业增加值达300亿元,其中高新技术产业工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20%,可支配财政收入达到50亿元。
甘肃地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三大高原交汇处,纵跨长江、黄河、内陆河三大流域,是黄河、长江上游的重要水源补给区,也是腾格里沙漠、巴丹吉林沙漠南移和库姆塔格沙漠东进的阻挡区,更是西北乃至全国的重要生态安全屏障。
去年年底,《甘肃省加快转型发展建设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总体方案》获得国务院批复。全省上下坚持山水林田一体治理,坚持经济、行政、法律多措并举,综合运用退耕退牧、植树种草、移民搬迁、调整产业等多种手段来恢复和保护生态;因地制宜推进河西内陆河地区、甘南高原地区、陇东陇中黄土高原、南部秦巴山区、中部沿黄河地区五大区域生态建设,形成整体推进的大格局,走上了恢复和优化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之路。
预计到2015年,全省森林覆盖率将达到11.86%,重点流域水质按功能区标准达标,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显著增加,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到2020年,全省各类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保护,生态保护建设和补偿机制基本建立,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森林覆盖率达到12.58%以上。
造血开放扶贫
筑就向西开放投资热土
58个贫困县,8790个贫困村,这是甘肃发展经济面临的现实考验,是制约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瓶颈。
2013年初,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时特别指出:甘肃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在全国都是典型的。
立足现实,甘肃深入推进实施“1236”扶贫攻坚行动和“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努力实现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是省里推进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重要战略决策。
“甘肃省贫困片区县虽然开发不足,但丰富的矿产、中药材、旅游等资源又是后发优势,对资金、技术、人才等市场要素具有强大的吸附效应。我们要坚持以开放促开发,注重营造良好的招商环境,注重宣传推介资源的独特优势,吸引更多的战略投资者参与扶贫开发,力争把贫困地区打造成新一轮招商引资的热土。”甘肃省委书记王三运在甘肃省扶贫攻坚推进大会上的讲话掷地有声。
在向贫困宣战的进程中,甘肃省工商联按照“一会一企带一县”或“多会多企带一县”的帮扶形式,组织18个贫困县领导赴京逐一登门拜访了全联30个直属商会,达成了以“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产业开发、项目带动”为主要内容的“造血式”合作共赢扶贫方法,签订了产业开发战略合作协议,并开展实地考察对接活动,开创了社会力量扶贫攻坚的新模式。
2013年,全国工商联商会及甘肃省商会、执委企业家对口帮扶18个贫困县完成签约项目364个,合同金额876.66亿元,到位资金156.79亿元;其中全联直属商会与18个县市区签约项目20个,签约资金21.09亿元。
兰洽会、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项目投资推介会、民企陇上行等系列重大招商活动接连举行,已成为甘肃向西开放,扩大招商引资的重要平台。其中,民企陇上行活动是兰洽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去年6月,在“第十九届兰洽会暨民企陇上行”活动期间,甘肃与省外、境外共签约合同项目1093个,签约总额6129亿元,其中民营企业签约项目968个,签约金额4495亿元,占签约总额的72.75%。今年甘肃省商务发展目标实现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增长3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外贸进出口增长10%,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突破1亿美元。
以“聚合作发展正能量,谱丝路经济新华章”为主题的第二十届中国兰州投资贸易洽谈会将于7月6日在兰州举行;推进与中亚五国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各国友城的交流合作的“中国—中亚合作对话会”将作为兰洽会的启动活动,点燃招商洽谈的沸点。
本届兰洽会将由商务部等9个国家部委和天津等10个省市区政府联合主办,由25个境内外商协会协办,79个境内外代表团参加。在丝绸之路国际展区,有来自中亚五国等20个国家的120多家企业参展。
这将是甘肃进一步开放发展的又一次盛会。
思想在这里碰撞,文化在这里交流,经贸活动频繁往来,新时期丝绸之路经济发展的大幕再次拉开……
《 人民日报 》( 2014年07月05日 05 版)
兰洽会组委会办公室主任杨文廷:把兰洽会做成国际品牌
“中国兰州投资贸易洽谈会”是中国西部地区主要的投资贸易洽谈会之一,目前已发展成为西部地区国际化和专业化的大型展会,一直以来备受社会关注。兰洽会成功举办19届取得了怎样的成绩?丝绸之路元素的注入会给兰洽会带来怎样的变化?在第二十届“中国兰州投资贸易洽谈会”召开之际,本报记者对兰洽会组委会办公室主任杨文廷进行了专访。
记者:兰洽会已成功举办19届。20多年来,“兰洽会”从办会规格、参会项目等诸多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兰洽会”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
杨文廷:从国内各省市区举办展会的历史看,兰洽会是西部各省市区举办较早、历史较长的综合性经贸展会。兰洽会创办以来,得到了国家部委和兄弟省市区的大力支持和帮助,经常有国家领导人和外国政要出席兰洽会,而且规格都较高。随着兰洽会影响力的不断增强,一些大型和重点企业都被甘肃和西部所吸引,近年来,中央企业、国外世界500强企业、中国世界500强企业、中国500强企业、中国民营500强企业和知名企业参与兰洽会的积极性逐年提高,更加彰显出兰洽会作为西部经贸盛会的影响力。自兰洽会创办以来,围绕投资促作、商品展销、文化旅游等开展洽谈合作,取得的成果也越来越显著,据不完全统计,举办的19届兰洽会累计签订与省外境外投资合作项目总额达到了16083.02亿元。
记者:第二十届“兰洽会”因融入大量“丝绸之路”元素而备受社会关注。本届“兰洽会”最大的亮点是什么?相较往届的变化与提升有哪些?
杨文廷:本届兰洽会将重点推进与中亚五国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各国友城的交流合作,突出投资贸易洽谈的功能。今年的兰洽会展会将分为 “投资贸易洽谈期”和“商品贸易展销期” 两期举办,扩大了展览面积,满足了市场需求,进一步增强展会的专业性。在洽谈会同期还将举办“中国—中亚合作对话会”,丰富了活动内容,提升了展会档次,进一步扩大了兰洽会的国际影响力。我们还加大了国际招商招展力度,结合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建设,设置丝绸之路国际展区,加大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经贸交流合作。我们还压缩了甘肃省内市州展区的布展面积,按产业布局布展,突出首位产业的展示推介,专业展区突出特色优势产业的推介合作,发挥兰洽会投资贸易洽谈的平台作用。
记者:“兰洽会”作为一个开放的平台,如何通过节会举办助力甘肃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
杨文廷:目前,兰洽会将更快地向区域性、专业型、国际化品牌展会发展,为甘肃和西北地区扩大宣传、引进项目、展销产品、促进文化旅游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今后在助力甘肃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扩大开放加快发展等方面将继续发挥重要的作用。随着兰洽会的人气越来越旺,参会客商越来越多,兰洽会将力争打造甘肃对外开放和开展经济合作的平台。另外每年都有近1000名外宾参会,兰洽会已成为境外客商了解甘肃、开展经贸交流的重要机会,随着兰洽会影响力的增强,会有更多丝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通过展会的桥梁作用了解甘肃。随着甘肃乃至西北地区产业调整发展,东西部产业转移合作,兰洽会促进新兴产业的作用更加明显,风电等新能源开发和装备制造业、资源型产业升级、农业加工及食品等领域成为近年来的热点,通过兰洽会已经引进建设了一批好项目、大项目。甘肃与东部地区乃至丝路沿线国家合作也在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作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主渠道作用也将日益凸显,兰洽会将拓宽甘肃招商引资的主渠道。
《 人民日报 》( 2014年07月05日 05 版)
不凡历程——回顾兰洽二十载
自1993年举办以来,兰洽会已经连续成功举办19届,踏出了“甘肃融入世界、世界聚焦甘肃”的铿锵节奏和坚实步伐。
从最初在兰州市皋兰路的“马路集会”到如今建筑面积约100万平方米的甘肃国际会展中心;从第一届签约46个项目到第十九届的1093个项目;从最初的省际间经济技术合作平台,到东中西部合作互动、互惠互利的桥梁;从一个地区的招商节会到国家级的经贸盛会,兰洽会见证了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沧桑巨变,也见证了我们伟大祖国的发展进步。
从6.61亿元到突破6000亿元
陇上有女初长成
1992年初秋,兰州市举办了象征开放的“首届中国丝绸之路节”。兰州人唱着《拥抱世界》,向世界展示了渴望开放,谋求合作的心愿。
1993年,首届“兰州丝绸之路经贸洽谈交易会”(简称“兰交会”)举办,签约项目46个,总额6.61亿元。
2000年,第八届兰洽会移师兰州国际博览中心,新场馆带来新气象,共签约合同项目226项,总投资88.68亿元。
2009年,以“开放、开发、合作、发展”为主题的第十五届兰洽会项目签约金额超过了前14届的总和,突破千亿大关,达到1061.12亿元。
2010年,兰洽会拥有了固定的场馆——甘肃国际会展中心,这里给各地展出商提供了一个更好施展才华的机会,各地布展理念和水平大幅提高,兰洽会更具专业化、智能化、信息化水准。
2012年6月,商务部联合主办以“承接东中部产业转移,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转型跨越”为主题的第十八届兰洽会,兰洽会正式升格为国家级,成为甘肃招商引资的重要载体和对外开放的窗口。2013年以“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转型跨越”为主题的第十九届兰洽会,签约金额突破6000亿大关!
推动丝路经济带发展
陇原发展重要平台
据了解,从2009年第十五届“兰洽会”跨入“千亿元时代”开始,督促项目“从仪式到落地”,被看作是提升兰洽会这块金字招牌最为关键的要素。就第十九届“兰洽会”来说,截至6月,兰洽会省市专场签约项目的137个项目中有118个已经开工,开工率逾八成。
从第一届兰交会到第二十届兰洽会,二十二载风雨历程,兰洽会已然成为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作为我国向西开放战略决策重要节点省份,甘肃将借第二十届兰洽会的华丽转身,承担起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的新角色。
第二十届兰洽会以“聚合作发展正能量,谱丝路经济新华章”为主题,将用“中国—中亚合作对话会”启动开幕。按照论坛峰会、投资贸易洽谈、商品贸易展销、文化旅游交流四大板块布局,围绕甘肃特色产业和资源优势,立足我国西北、面向中亚地区,加强亚欧大陆桥及丝绸之路沿线国际区域合作。
甘肃拟在每届兰洽会期间,邀请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和地区政要、省州长、友好组织、知名企业家,围绕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战略构想,举办丝绸之路经济带高峰论坛,促进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省州间的交流和经济合作。这些改革和创新,标志着以第二十届兰洽会为起点,兰洽会已不仅是国内的区域性经贸盛会,也将成为甘肃省加强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人文交流和经贸务实合作,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建设的国际性重要平台。
陇原大地,正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加速融入世界经济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