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新媒观察:在媒体融合中探索舆论引导新路子

16.08.2014  15:44

   “不当“教师爷”,不能“打官腔”,要以理服人,以情动人。尊重互联网规律,运用互联网思维,深入研究网民特别是青年网民的心理特点和接受习惯,创新内容、创新表达、创新服务、创新运营”

  两年前,人民日报法人微博也有过“办好是戴项链,办不好是戴锁链”的担忧,也曾遭遇“微博这个地方,人民日报来干什么”的吐槽。两年过去,人民日报法人微博收获的是网民信任。

  借助微博平台,人民日报的传统优势得到增强和放大,“你好,明天”“人民微评”这些原创的评论栏目以其清新文风和独特视角,在微博舆论场独树一帜。借力社交媒体,人民日报在新闻媒体领域扩大了传播力、影响力,在更广泛的人群中提升了品牌认知度和美誉度。两年的办博实践让我们收获了这样几点认识:

  一是确立稳定的价值体系,不能“随大流”。人民日报法人微博政治性、政策性很强,关注度高,敏感度也很高,各种各样的观点、诉求都想借助这个平台发声。这就要求我们耳目清静,心有定力,不为流言所惑、不为杂音所扰,始终以事实为依据,以主流价值为准绳,以科学理性、公平公正去谋取最大公约数,激发建设性力量。如果心中无数、人云亦云,必然进退无据,也将失去存在价值。

  二是保持平等的对话姿态,不能“打官腔”。社交媒体的最大特点就是平等交流、参与互动。这就要求我们改变“我说你听”的单向传播思维,以“友好不讨好、亲和不迎合、对话不对立”的姿态,与网民开展交流互动。不当“教师爷”,不能“打官腔”,对待不同声音,要以理服人,以情动人。居高临下、面孔生硬,只会拒人于千里之外,即使再正确的话,也难以入耳入脑。

  三是转变传统思维模式,不能吃老本。社交媒体作为一种新兴媒体,有其内在的传播规律。尊重互联网规律,运用互联网思维,深入研究网民特别是青年网民的心理特点和接受习惯,创新内容、创新表达、创新服务、创新运营,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增强亲和力、吸引力和粉丝黏合度,从而实现在融合中引导、在引导中融合。

  今年6月12日,全新的人民日报客户端正式上线。人民日报法人微博的国际传播项目也将正式启动。我们将以改革创新的精神,以求真务实的态度,进一步办好微博、微信、客户端等新兴媒体,为加快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探出条路子、做出个样子。

  (摘自人民日报社新闻协调部副主任丁伟在“新媒体论坛暨人民日报法人微博创办两周年研讨会”上的发言)

  《 人民日报 》( 2014年08月14日 23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