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兰州石化,功臣缘何变“罪魁”

15.01.2015  08:55

    原标题:兰州石化,功臣缘何变“罪魁

    2014年8月4日,兰州石化气体分馏装置泄漏着火。记者 曹树林 摄

    核心阅读

    兰州石化是国家“一五”期间156项重点工程之一,被誉为新中国炼油工业和石化工业的“摇篮”,是兰州发展史上的功勋企业。自2014年8月以来,兰州石化环境污染事件频发,遭到兰州市公开严厉指责。如此罕见的痛斥背后,是新环保法实施后的严格执法,还是“逼迫”兰州石化搬迁的“撒手锏”?

    兰州再次成为舆论焦点。

    1月8日晚间,中石油兰州石化分公司因设备故障导致火炬气燃烧,排放滚滚黑烟,兰州市局部空气质量显著恶化。而此前不到半年时间,该公司已多次发生环境污染事件。

    1月9日,兰州市公开严厉指责兰州石化:短短数月,屡次环境违法,作为央企,社会责任何在?并明确要求其公开道歉。

    一个地方政府如此声色俱厉地指责当地的大企业,非常罕见;这也是“新环保法”生效以来国内首个重大环保话题,此事立即引起舆论关注。

    而上一次兰州被舆论聚焦,是去年4月兰州发生“4·11”自来水苯超标,该事件后来直接导致兰州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被“一票否决”。而追究自来水事件的根源,竟也与兰州石化的事故残留有关。

    有人说,兰州市公开指责兰州石化环境违法,是“逼迫”兰州石化向兰州新区搬迁使出的“撒手锏”。事实果真如此吗?纷纷扰扰的背后,有哪些值得深思的东西?

    屡次违法排污,功臣竟然变“罪魁

    西固区玉门街10号,兰州石化厂区所在地,这是兰州市的上风上水位置。可以说,兰州石化一咳嗽,全兰州都得感冒。

    然而最近,兰州石化不止一次“咳嗽”了。

    据兰州市环保局通报,自2014年8月以来,兰州石化因生产安全问题导致的环境污染事件频发。8月4日,该公司发生丙烯泄漏着火事故;9月29日,该公司因设备故障导致火炬燃放冒黑烟,严重污染大气环境;12月29日,该公司因危险废物管理贮存场所不规范、非法转移危险废物等问题,被环保部门给予了30万元的上限处罚。

    新年伊始,1月3日,原兰州石化某下属改制企业氨气泄漏,造成周边环境空气污染。1月8日20时20分,兰州石化再次出现因设备故障导致的火炬燃放违法排污。

    兰州石化的前身兰炼、兰化均是国家“一五”期间的156项重点工程项目之一。自1958年投产以来,一直是兰州市乃至甘肃省的利税大户,历来以出产品、出技术、出经验、出人才、出效益著称,分别被誉为新中国炼油工业和石化工业的摇篮,是兰州发展史上当之无愧的“功勋企业”。

    如今的兰州石化公司集炼油、化工和化肥生产为一体,是西部地区最大的石化企业。该公司拥有1050万吨/年的原油一次加工能力和70万吨/年的乙烯生产能力,并具备相配套的二次加工能力,是我国生产石化产品品种比较齐全的企业之一。

    然而,昔日之功臣,今日却让人“爱恨交加”。对于全力以赴治理污染、打造“兰州蓝”的兰州市而言,屡次违法排污的兰州石化如今成了“罪魁祸首”。

    兰州市环保局在通报中表态,将联合公安、检察机关彻查到底,严惩重罚,绝不姑息。通报还严厉斥责兰州石化:短短数月,兰州石化公司屡次环境违法,作为央企,社会责任何在?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作为在兰州的最大央企,兰州石化公司更责无旁贷,该公司应就其环境违法行为深刻反省并真诚、公开地向全市人民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