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汇率牵动多国企业

14.08.2015  04:44

    面对全球市场中从国际汽车制造商到中国纺织品出口商对于汇率前景不确定性的担忧,中国央行周四召开发布会,明确人民币仍是强势货币。人民币当天贬值幅度有所收窄。全球市场也趋于稳定,各国逐步理性看待人民币汇率新政。

    央行明确人民币还会升值

    面对人民币汇率调整给全球经济带来的震动,中国央行13日召开记者会,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助理张晓慧表示,当经济中其他因素和困难积累起来的偏差得到校正后,未来人民币还会进入升值通道,当前不存在人民币汇率持续贬值的基础。央行指出,自2005年人民币汇改一段时间以来,中间价与市场汇率偏离的幅度比较大,根据市场调查和分析师的普遍估计,这种偏差大约累积了3%左右。

    一些分析师表示,中国央行此举意在为出口放缓谋对策。对于此前外媒关于“中国官方认为人民币要贬值10%以促进出口”的说法,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易纲表示,“这个完全是无稽之谈,完全是没有根据的。”易纲表示,中国不需要调整汇率来促进出口,中国的出口不错,有这么大的顺差。这次改革主要是就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价机制做的一次调整,以后整个汇率形成机制更加市场化。多国企业感受联动

    人民币近来持续贬值不仅搅动全球金融市场,也牵动各国企业。日本共同社称,人民币贬值将会影响日本企业对中国投资远景的看法,在日汽车企业高管和日本汽车工业协会会长均表示,中国市场的情况“不容乐观”,难以扩大投资。而对于依赖中国市场的百货零售业而言,经营者则担心中国经济减速削弱消费者购买力,使得中国人“爆买”日货的现象降温。

    泰国《国家报》13日称,印度、马来西亚、菲律宾货币在过去三天来都面临巨大压力。泰国财政部长颂迈·帕西表示,泰国无须对人民币贬值产生的影响采取什么措施。“泰国的外汇储备足以承担这些影响。”泰国的出口受到的影响有限,因为泰国对中国出口大部分是初级产品,人民币贬值还可能对泰国出口商有利。而就旅游业而言,中国游客占到泰国到境游客的18%,尽管人民币贬值,但中国作为潜在市场,旅游业受到的影响有限。

    大宗商品可能压价

    有分析认为,人民币贬值将令巴西大宗商品“受灾”。巴西对外出口的铁矿石、石油和其他大宗商品有50%都被中国吸纳。人民币贬值将伤害中国进口,可能令中国对大宗商品的“胃口”减少,从而进一步压低国际原材料价格。“我们的大宗商品研究团队预计,若在岸人民币贬值1%,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价格将随之下滑0.5%-0.6%。”美国银行在人民币贬值后发布研报这样评论。巴西发展、工业和贸易部长阿曼多·蒙泰罗周二则表示,中国商品在南美有一定市场占有率,人民币贬值有可能会挤占巴西制造企业出口商品的份额。据《环球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