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代人播得今朝绿两岸风情城宜居

28.08.2015  02:12

    创建园林城市我们在行动

    我市地处于自古“苦甲天下”的陇中,干旱少雨,植被稀疏,生态脆弱。自上世纪五十年代起,我市开始了改变生态的长期奋战。从背冰上山到兴修水利;从引种驯化到种苗培育;从绿化山川到打造景观。在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中,付出了更多的艰辛和加倍的努力。形成了如今以南北两山为屏障,以城市主次干道为骨架,以黄河风情线为主线,以单位庭院绿化为基础,以公园、广场、游园为景点,三季有花,四季常青,分布合理,植物多样,景观优美的城市绿化新格局。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基本达到了国家园林城市的指标要求。

    全力打造特色园林绿化

    近年来,我市积极探索创建节约型园林绿化的模式。以“节地、节水、节能、节财”为目标,努力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园林绿化建设管理模式。

    节地型——利用空地插绿

    随着城市建成区面积不断扩大,留给城市绿化发展的绿地严重不足,为了发挥出最大的绿化收益,我市充分利用现有的园林种植资源,追求园林绿地综合效益最大化,见缝插绿,从过去单一平面的设计模式中走出来,调整绿化种植模式,结合城市道路、停车场、河堤护坡、墙面、屋顶等,发展立体绿化,提升城市绿化层次,提高城市的绿化覆盖率,充分合理地利用城市绿地资源。

    一是在城市绿地建设中,合理的配置植物种类,采用“乔、灌、地被”混合的复层种植模式,尽可能多的为城市增绿。

    二是加大了对“林荫停车场”的绿化改造力度。在停车场内铺设草坪砖,种植大型乔木,增大覆盖面积,解决机动车露天暴晒的问题。

    三是使用环境友好型材料作为黄河风情线沿线部分河段的生态型驳岸的主要材料,保持原有水生生态环境不被破坏,净化水质。

    四是充分发挥“垂直绿化”、“屋顶绿化”的作用,将其纳入今后城市可持续发展绿化建设中,通过一些企事业单位试点型建设绿地的成功范例,向全市范围内进行推广,不仅提高城市绿化面积,还可以提高绿视率,起到软化城市色彩的作用。五是在原有城市绿化建设的基础上,努力增幅扩绿,尽量避免大型城市绿地改造和景观设计,保护原有的绿化成果,严厉杜绝乱砍滥伐、踩踏植被等现象。

    节水型——积极使用提灌绿化

    我市降水量少,属资源型缺水城市。随着城市人口增长加快,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急剧增加,留给城市绿化的用水相对较少,面临着相对严重的缺水问题,我市在城市园林建设中重视水资源的节约利用,发展节水型园林绿地,保护城市水资源,逐步实现园林由耗水型向节水型转变。

    一是将园林绿化用水规划和全市绿地系统规划同步进行、同步实施,提高园林绿地用水利用率,逐步向节水型园林城市建设模式转变。二是合理配置种植资源,对园林植物进行科学选择、合理布局,大量选用适合我市耐旱的乡土植物,如国槐、旱柳、馒头柳、丝棉木、栾树等进行种植。在植物配置方面,建设“乔、灌、地被”复层型种植模式,最大限度利用水资源,在不影响城市绿化的情况下,实现节水型绿化建设。三是改进绿地灌溉模式,积极推广应用节水灌溉设施、设备。目前,我市沿河各大公园,如白塔山公园、绿色公园、廉政文化园等均使用黄河水进行日常绿化灌溉,徐家山公园,白塔山公园均采用合金可控角摇臂喷头、摇臂喷头、塑料喷头等喷灌设施,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缓解城市绿化用水紧张的难题。四是积极引进抗旱性园林植物,如:天然菊、假龙头、皱叶剪秋萝等丰富我市植物种植群落。

    节能型——实现公园绿地照明“零投入

    在城市绿化过程中,积极开发利用太阳能、水力等清洁能源。如白塔山公园通过建设太阳能路灯实现全园主景区节能照明,实现公园绿地照明花费“零投入”。全市一些高层住宅屋顶设置太阳能帆板为住宅内房间供暖,不仅起到了减少环境污染的作用,还能减少开支。

    节财型——园林绿化

    积极筹措资金,改善过去“浪费型园林建设”模式,规划建设节约型绿地系统。一方面大量使用本地乡土树种,另一方面节约城市淡水资源,同时对南北两山部分绿化管道进行更换,使用耐用性强、耐腐朽、柔性好的PVC、PVE管,实现灌溉设施的长时间应用。

    去年新增改造绿地266.65公顷

    据了解,去年,我市围绕创建目标,为城市增绿,努力提高园林管理水平。全市共新增改造城市绿地266.65公顷,完成增加230公顷的目标任务,其中,城关区新增80.75公顷,七里河区新增81.4公顷,安宁区新增40公顷,西固区新增64.5公顷。

    在南滨河路西延段、格林小镇段、北滨河路农沙段、黄河风情线两岸绿化带、滩尖子湿地公园,共栽植玉兰、樱花、丁香、红叶李等各类灌木14万株,种植草坪7.19万平方米。同时,指导县区利用春季的有利时节进行植树增绿,见缝插绿,增加公共绿地面积,认真完成市上下达的任务。

    黄河风情线进一步提升

    去年,我市针对黄河风情线,因地制宜、开拓创新,实施多项改造、修建工程,不仅提高了管理水平,植物长势也得到了提升。

    樱花、玉兰景致路栽植工程

    按照为城市增绿、提升黄河两岸绿色景观的总体要求,在黄河风情线上打造樱花景致路、玉兰景致路、银柳景致路、彩色景致路、桐荫休闲路、秋枫景致路等6个特色园林景观路段,达到绿树成荫、景色组团、大树成林的生态园林目标,形成特色园林景观。在北滨路农沙段、南滨河路西延段实施了樱花景致路和玉兰景致路,栽植樱花5800株、玉兰3600株,栽植垂柳、无刺槐、丁香、玫瑰等乔灌木3100株,完成总栽植量,目前成活率达到99%。在黄河风情线分5个标段,密植各类乔灌木,逐步形成绿树成荫、景色组团、大树成林的园林生态景观。栽植乔木8185株、花灌木7040株,完成总栽植量,成活率达到95%。

    实施河道绿化示范区改造

    为了提升健身步道周边环境,根据市委、市政府安排,从2014年4月开始,我市对中山桥至体育公园段河道绿化进行了集中整治,平整场地、修剪树木、修筑驳岸、清理绿化垃圾、修筑水泉、栽植树木等,栽植垂柳、法桐等乔木420株,栽植连翘、四季玫瑰、榆叶梅、丁香、紫叶矮樱等灌木77380株,种植鸢尾、松塔景天、熏衣草、黄菖蒲、千屈菜等草本植物1.2万平方米,种植三叶草1.5万平方米,增加绿化面积3.2万平方米。

    黄河风情线绿色出行健身步道一期工程东起雁滩黄河大桥,西至银滩大桥,全长31.4千米,沿黄河两岸河滩地规划建设一条宽度为3米的富氧健身步道,项目总投资9800万元,分3年实施。2014年全市计划完成健身步道14.91千米。七里河区计划实施黄河南岸百合公园至雷坛河段,长度8.32千米;黄河北岸污水处理厂至银滩大桥段,长度2.3千米;城关区实施黄河北岸中山桥至雁滩黄河大桥段、南岸雷坛河至兰州港码头段、体育公园至滩尖子段,长度6.81千米,全面贯通了黄河南岸体育公园至雷坛河段。

    公众满意率达84.04%

    近年来,我市以“宜居、宜业、宜游的魅力兰州”为目标,攻坚克难、增容扩绿、突出特色、做精做美,打造城市园林绿化新亮点,塑造城市优美景观。通过实施百里黄河风情线景观提升工程、南北两山建园工程、公园提升改造工程、湿地保护性建设工程、黄河健身游览步道工程及小游园、广场、街头绿地等建设工程,使城市绿地面积大幅度增加,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截至目前,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分别达到36.20%、32.4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了10.87平方米。通过“拆违建绿、挤地造园”,城市公园、小游园、广场建设得到长足发展。已建成小游园、广场、绿地70余处,综合性公园12个,万人拥有综合公园指数为0.064。实施公园规范化管理,不断提升公园服务质量。落实古树名木复壮、挂牌、建档等措施,全市322株古树名木得到全面保护。古树名木保护率达到100%;大力开展园林化单位创建活动,居住小区、公共设施单位绿化建设蓬勃发展,绿地率和景观档次得到有效提升。

    全市创建园林化单位559家,绿化达标单位308家,花园式小区35家,花园式单位64家。以“节地、节水、节能”为目标,积极进行节约型园林绿化的探索和实践,节约型绿地建设率达到85%;编制了《兰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划定了城市绿线,设置了绿线界标。建立了兰州市三维数字社会管理服务中心,完善了兰州市园林绿化地理信息GIS系统。实现了城市管理、园林绿化建设的动态监管、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公众对城市园林绿化的满意率达84.04%。

    西北名城满眼绿,大河两岸入画屏,当前两山已形成了许多闻名遐迩的旅游资源,如徐家山国家森林公园、兰山森林公园、白塔山公园、五泉山公园等,或以人文景观称雄,或以环境幽雅、林木葱郁、空气清新而吸引游客。如今,这座城市,已逐渐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魅力城市。丝绸之路中的精品旅游节点城市、西北区域旅游集散中心和西部重要的旅游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