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店”该不该有?
熊丙奇http://blog.sina.com.cn/bqxiong
店里的商品全部是“小鲜肉”——65位应届大学毕业生。7月2日,在淘宝网上一家新入驻名为“昆明学院人才店”引发外界关注。在淘宝“昆明学院人才店”首页,65名身着统一白色T恤的大学生呈现眼前,他们被分为四种人才类型,分别是“一带一路型”、“制造2025型”、“互联网型”、“集合精英型”,而每位毕业生“标价”1000元。 (7月3日《新京报》)
以“淘宝店”的方式来“推销”大学毕业生,这让人感到新鲜,虽然也有质疑这是把学生“商品化”、“物化”,而其实,这只不过是把线下的校园招聘,放到网上——校园招聘,通常是学校把用人单位请进校园,然后由学生和用人单位供需见面,而“淘宝人才店”,则是把学生通过网络进行展示,如果用人单位愿意“购买”,则进一步供需见面,择优录用。在笔者看来,凡是有利于向用人单位推荐学生的方式都可以尝试,大学可不拘一格,利用所有渠道和资源,而更重要的是,大学必须加强对学生的个性化指导,做到对人才和用人单位的精准推荐。
对于“淘宝人才店”,舆论普遍担心两点,一是会不会泄露学生的隐私,学生没有被推荐出去,却被骚扰,二是觉得这只是学校就业工作的噱头,不会有多大实际效果。这是大学必须回答的问题。
从媒体报道的信息看,学校对整个“人才销售”的流程,已经考虑得比较周到——如果企业对淘宝店上的毕业生有招聘意向,可以支付1000元招聘意向金即可“拍下”学生,学校招生就业处老师先会核实企业资质和招聘意向,然后向被拍学生提供审核通过的企业信息。通过电话、视频面试和线下交流等模式,学生和企业双方进行自主选择。无论是否达成就业意向,学校都将在一周后返还企业的招聘意向金——这其实就是在网上发布毕业生信息,再收集用人单位意愿,由学校出面组织供需见面。这和用人单位在网上发布信息,学生自主投简历,或者由学校审核后推荐给学生,形式有所不同,一个是用人单位发布信息,由学生去联系用人单位,一个是学生发布信息,由用人单位去联系学校、学生,但实质一样,最终都需供需见面。
具体能起到多大的效果,这就要看该校的毕业生,是否受到用人单位欢迎、有多少用人单位对该校毕业生感兴趣了,从目前就业形势看,有的用人单位不愁人才招聘,应付求职简历都忙不过来,是不大可能去网上“淘”人才的,而有的用人单位也愁招不到合适的人才,如果该校的毕业生,符合某用人单位的需求,这一人才销售方式,也就给这些用人单位招聘提供了途径。与之对应,大学在“销售”学生过程中,也可了解社会对本校学生的需求,从而针对社会需求,调整学校办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形成本校的特色。
就眼下而言,这一“人才店”是否取得成功,关键就要看“客服”做得如何,这就是招生就业处的老师,怎样辨识用人单位,怎样向用人单位推荐这些学生了。这其实就是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工作。表面上看,把人才信息挂在网上,用人单位是根据信息来“选购学生”,推荐、销售人才的过程很简单,而其实,真正要“成交”,则需要深入沟通、了解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就业负责老师向用人单位积极介绍学生,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尤为重要。
这种个性化的就业指导,是我国当前大学生就业指导,比较缺失的。按照教育部对高校就业指导的要求,通常是按1:500配备就业指导老师,即500个应届毕业生,配一名专职的就业指导教师,这种力量配备,显然是不够的,老师就连登记信息、处理档案,也来不及,更不要说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指导了。假如“淘宝人才店”能倒逼出个性化的就业指导,这无疑有助于整体提高学校的就业指导水平,为学生就业更好的服务,而如果学校所做的只是,把学生的图片批量处理上传,没有个性化的客服,最终,人才店的生意很难红火,这就只是噱头。目前该校首批入店的学生只有65名,加之学校比较重视,“人才客服”可能比较到位,而如果随着入店的毕业生增多,就业指导老师人手不够,个性化的指导和服务跟不上,那“人才店”就可能门庭冷落了。
说到底,“淘宝人才店”只是学校实行个性化就业指导、服务的网络尝试,只有学校在就业指导、服务中,坚持个性化,才能更好地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不仅传统渠道如此,新兴渠道也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