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长论坛】王素云:构建人才培养新模式 创新数学专业转型发展之路

04.08.2014  10:59

数学学院院长    王素云

数学学院认真贯彻落实学校的办学思想,在办学目标、办学思路、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实践教学体系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走出了一条传统数学专业转型发展之路,形成了数学学院的办学特色。

一、数学学院发展定位分析

数学学院现有一个本科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下设教育、金融数学、计算数学三个方向。该专业是兰州城市学院最早招生的本科专业之一,也是教育部高等学校第一批“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甘肃省省级特色专业、并获得学校2013年评建特色项目资助。

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我们始终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发扬我院“团结、务实、敬业、创新”的优良传统,形成了齐心办事业、共同谋发展的良好工作氛围。

数学学院牢固确立办好现代地方性、教学型、应用型本科专业的办学理念,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育人为本、以教学为中心、以科研为依托,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着力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内涵建设;坚持师范性和应用型、特色化并举;在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优化院级管理、提高教育科研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实现新的转变。在转型发展过程中,逐步确定了数学学院的办学目标、办学思路和人才培养目标:

办学目标:做实做优师范教育,做精做强非师培养,把数学学院建成在甘肃省同层次院系中处于领先地位、特色鲜明的二级学院。

办学思路:以教学改革为基础,学科建设为重点,队伍建设为关键,服务社会为宗旨,本科教育为抓手,坚持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原则,为甘肃的教育事业、城镇化建设和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

人才培养目标:突出数学专业办学特色,培养本科层次以从事中小学教育为主,从事金融、计算及相关专业为辅的素质优良、基础扎实、实践和创新能力较强的应用型人才。

二、如何调整数学学院的专业结构

地方院校的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肩负着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复合型数学人才的重任,然而许多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用数学专业仍停留在培养职业教师为主的传统模式上。由于教师需求市场已日趋饱和,学生就业越来越难,专业的生存和发展面临严重挑战。如何对培养目标、专业课程设置进行相应调整、改造和建设来提高专业竞争力,已成为地方院校高度重视并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数学学院采取如下举措:

1、构建人才分流培养新模式,做实做优师范教育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理念已经伴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实践逐步体现出来,一些高校在进一步落实因材施教,尊重学生个性、特长和潜能、构建本科生中期分流制度方面都做出了探索和实践。数学学院围绕教育目标的实现,根据学生能力层次,尊重学生个人发展方向的选择,建立中期分流制度。该制度从2013级学生开始实施,教育方向学生为主,两个非师方向学生为辅。

构建分流培养的目标体系,其目的在于一方面突出数学的主体地位,使学生不仅基本功扎实,更要具备知识面宽广、求实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另一方面,突破单一培养模式,兼顾多元化目标。我们本着突出数学特点,统一教育与个性发展相协调的原则,实现数学教育培养目标的多元化。

具体办法为:在“因材施教、滚动竞争、分流培养”的原则下,一年级新生入校后,在入学教育阶段进行第一次数学专业基础知识测试,学生学习一年后,根据学生实际和个人职业规划进行分流教学(二年级末和三年级末时还可以再次选择),专业成绩优秀且选择毕业时进一步深造学习的学生转入“励志班”,选择毕业时从事教育工作的学生转入“名师班”(中等教育、初等教育),在学习数学专业知识的同时还想选学其他专业课程的学生转入“创新班”等,针对不同需求的学生制定不同的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方案,并在每一类人才培养方案中增加各专业方向学生专业技能培养方案,要求真正体现按需培养的“以学生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

2、强化应用技能培养,做精做强非师教育

新建地方院校应根据自身特点,对传统的数学与应用数学进行改造,开设金融数学方向、计算数学等不同的专业方向,提高专业的适应能力,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数学学院于2008年在甘肃省率先开设金融数学方向,2009年开设计算数学方向。作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开设金融数学、计算数学方向,其优势在于面向基层,突出数学与金融、数学与信息的结合,加大实践教学力度,强化应用技能培养,为地方经济发展输送高质量、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金融数学和计算数学虽然是数学和其它学科结合产生的新兴学科,可是仍然具有数学专业理论性强、实践能力弱的特点。为了强化这两个非师方向的的应用技能培养,从2010级人才培养方案开始,在不同学期中间,设置专业实习课程,增加专业实践环节,有两周、四周、十周不等。两周、四周的专业实习在校内完成,由指导教师将学生分组,每组给定实际问题进行建模或者实际操做训练,十周的专业实习则是在浙大网新、大唐电信、融信学唐、华龙证券等专业实习基地完成。

专业实习课程的设置,不仅使学生充分感受到专业知识学以致用的魅力,也逐渐形成了一套具有我院特色的“教学—实践—能力”教学新模式。该教学模式对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合作意识,学会尊重他人和学习别人的长处,培养求同存异,取长补短,同舟共济,团结互助等集体主义精神效果显著。同时,该教学模式实现了一个“从课堂到课外,再从课外到课堂”实践性教学模式,在学生们通过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真正做到了手脑并用、创造分析,形成数学学院教学工作的特色和亮点。

专业实习基地的实习工作,以浙大网新、融信学唐为例,实习任务是接受适合行业、适应企业、有成熟职业意识的行业专向人才的培训,并进行受训者职业素养、职业习惯等“职员软件”方面的系统性训练。实习过程中,学生不仅学到了技术和行业业务,也在边体验、边开发的过程中,具备了真实项目的开发经验,从而保障了毕业和就业的无缝对接。

三、强化教学实践环节,培养应用型人才

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走开放式和实践型办学的路子,积极探索建立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由学科型向创造型、复合型、实用型、技能型模式转变,积极探索“学士学位证+职业技能证书”的本科培养模式,努力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为加强本科实践教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院先后抓了以下工作:

1、强化育人意识,提高实践教学地位。通过会议要求广大教师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摒弃以往教学模式中存在的“实践教学附属于理论教学”的片面认识,改变了传统数学专业课程体系在设置中实践性课程所占比例偏低、部分课程教学中实践性学时所占比例偏低的现象,不仅强化了实践教学的意识,而且打开了学院提高实践教学的新局面。

2、采取相应措施,确保实践教学培养质量。学院在2010版非师方向人才培养方案中重新构建了实践教学体系,增加学期中间专业实习环节,改革实践教学内容、方法;加强实践教学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实践教学水平;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加大对实践教学的精力投入,促进实践教学工作的全面开展。

3、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促使实践教学工作的全面发展。为了保障实习环节的落实和质量,学院十分重视实习和实训基地的建设,在建成榆中四中、榆中七中等多个教育实习基地的基础上,与田兰莉名师工作室、钱焕玉名师工作室签订实践教学协议,创新教育实践教学模式,并结合教育部“国培计划”顶岗置换项目,强化学生教育实习环节;同时,加强和企业的联系,积极与浙大网新、大唐电信、融信学唐等公司联系,为非师方向的学生建立更多的专业实习基地。

4、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在经典的数学专业基础类课程教学中积极探索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多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励学生自主学习。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学科竞赛,包括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大学数学竞赛等,继续探索“教学-实践-竞赛-能力”的教学新模式。

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强化实践环节、增强应用技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学院工作的永恒的主题。我们一定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集中精力办好本科教育,实现规模、结构、效益协调发展,形成兰州城市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办学特色和亮点,真正做到“学生满意、家长满意、社会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