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引洮工程:几代人战天斗地才引来了洮河水/图
原标题:几代人战天斗地才引来了洮河水
李秉璋老人打快板赞引洮。
刘福展示当年获得的奖章。
隧道施工时,工人们在齐膝深的水中玩命作业。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然而,以定西市为代表的甘肃省中部干旱地区,缺少的正是这生命之水。为了从根本上改善陇中干旱缺水、自然条件严酷的面貌,上世纪50年代我省大胆提出了引洮河水到中部地区的设想,并于1958年开工建设引洮工程。但由于当时工程建设的技术水平低,财力人力消耗庞大而留下遗憾。新世纪引洮工程再次上马,经过8年艰苦鏖战,攻克了多个国内乃至世界性难题后,终于将期盼多年的洮河水引进了陇中地区。
在这世纪工程圆梦之际,我们更怀念创业者的艰辛,更加感受到洮河清流的来之不易。
当年愿景:“乘轮船去董志塬”
5月6日中午,记者走进定西市安定区内官镇77岁村民李秉璋的家。老人曾参加1958年引洮工程建设,并且从头干到尾,亲眼见证和目睹了这项被称为“甘肃人民的伟大创举”的工程,也是镇上目前唯一还健在的“老引洮”。
得知记者前来采访当年之事,老人立刻打开了话匣子:“当时听说是要把洮河从岷县古城的龙王台拦截上山,翻山越岭送到陇西大营梁,然后再送到庆阳的董志塬,建成后可乘坐轮船去董志塬,对从未坐过船的我们诱惑可大了,当时内官公社去了几百人,最小的15岁,我是17岁,还有不少老人和妇女。住的是土房、窑洞及帐篷,厚厚的麦草上放个铺盖,吃着白面包皮的玉米面馍馍和豆子,就着咸菜,喝着面汤,逢年过节才有白面或肉吃。”
李秉璋回忆说:“生活上艰辛都好克服,难的是每天高强度的体力劳动。当时各个大队、公社为了竞赛比进度,每人每天要挖土十多方,两只手在磨出血泡后早已变为死肉,失去知觉。”
“很多人付出了大量汗水甚至生命”
李秉璋说:“我刚去时挖土运土,后来参加了宣传队,大家的热情都很高。虽然当时活很苦,但大家都坚持着,盼望着洮河水浇地的好日子。很多人付出了大量汗水甚至生命,至死也没能看到洮河水到家乡,比起他们来,我算是幸运多了,总算喝到了甘甜的洮河水。”回忆到深处,老人不住地擦眼泪。
去年12月,得知洮河水引到离家门口不远的内官水厂,老人带着亲友赶到现场,用自编的快板现场表达了激动的心情,然后不顾通水时水中的泥土和杂物,用吊桶打上水来简单沉淀后即喝下了第一碗洮河水。
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陇中小曲传承人、“感动甘肃2006·十大陇人骄子”刘福老人也是当年参加引洮建设的经历者。
老人虽然今年已78岁,但视力听力都还好,记忆力惊人,他向记者展示了当年保存下的一些文字及照片。他当时18岁,负责管理伙食。刘福说:“当时计划很大,引水渠要做到渠里行船、堤上走汽车,大家信心很大。但后来渠首的古城水库大坝在克服重重困难后建起蓄水,结果被一场突然而至的洪水所威胁,当时指挥部调了很多人员和车辆抢险,但大坝最终还是决口了。现场无数人员要么失声痛哭,要么唉声叹气,对大家打击太大了。现在看来,当时的技术落后,也没有大型机械,仅凭人海战术和热情要在短时间内完成如此大的工程实在是不现实。”
“职工拼命干才引来了洮河水”
时间进入21世纪,引洮一期工程开工,来自省内外的多个施工队伍开进工地,但依然遇到了严峻的挑战。
“我们的职工拼命干玩命干才引来了洮河水,也许有人说言过其实了,但你要亲身经历过后就会相信。”说这话的是施工单位省水电工程局副局长曹立俊。
他介绍说,作为甘肃水利战线的老企业,省水电工程局在景电一二期工程、引大工程中都有建树,在引洮工程上更是承担了很多艰难重险工程。7号隧洞战攻坚中,该局就参与了现场解困,2号、3号隧洞渗水严重,都考验了队伍,员工最长的半年没有回家。
“2号洞最大埋深756米,这在全世界的引水工程中都是罕见的,但我们没有退缩,而是迎着困难冲了上去。3号隧洞掘进2公里时,突然遇到严重的地下渗水,最大的一次达到每小时1460方,最前端的掌子面积水达2.6米,所幸现场职工撤得快,才避免了事故,我们就是靠着坚强的团队精神攻克了一个个难关。”回忆当时的经历,项目经理毛星云对自己团队的顽强奋战很欣慰。
引洮工程建设作业环境复杂多变,作业现场点多线长,隧洞桥涵多,施工技术要求高,劳动密集,流动性强,管理难度大。省引洮建设管理局在创造安全生产人员零死亡记录的同时,确保质量也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文/图 特派记者 梁峡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