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力网】全国人大代表陈康平:光伏扶贫能“造血”

11.03.2016  17:23

全国人大代表、晶科能源CEO陈康平指出,扶贫资金帮助贫困户建立户用光伏发电系统后,可为其提供周期长达25年以上的稳定收入来源,实现了“输血”到“造血”的转换。

全国人大代表、晶科能源CEO陈康平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今年全国“两会”上,他提交了两份议案,其中一份是关于发展光伏精准扶贫。扶贫资金帮助用户建立光伏发电系统后,可以为其提供周期长达25年以上的每年稳定收入来源, 实现了 “输血”到“造血”的转换,更为重要的是,光伏发电作为最重要的清洁能源之一,有效的保护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同时,将光伏发展纳入精准扶贫的项目中,也是为了响应国家供给侧的改革,推广新能源的应用,未来以光伏为代表的清洁能源,必将替代传统的能源。

陈康平对本刊记者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有6亿多人脱贫,但目前仍有14个片区, 592个贫困县,12.8万个贫困村,7017万人没有脱贫,而且现在剩下的都是“硬骨头”,减贫难度越来越大。距离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有不到5年时间,每年要减贫1000多万人,任务十分艰巨。对此,陈康平建议说,比起货币化扶贫和以往的波动性强的扶贫措施,光伏扶贫具有非常好的优势,从产业特点来说,光伏是绿色能源,环保经济;从投资回报的角度来说,光伏具有很稳定的收益,也是比较长期的收益。

记者了解到,晶科能源目前已经在一些地区尝试实施光伏扶贫的项目。陈康平说,他们曾经在西部偏远的山区选择光伏投资作为扶贫的项目,投资一个200万元的光伏电站项目,大概只需要10亩荒地就可以了,年收益稳定在40万元左右,可以解决扶贫100户家庭的目标。但光伏扶贫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然会遇到许多困难。比如在偏远落后的地区,贫困户的房屋年数较长、屋顶防水和承重偏差,而且农村屋顶的周边通常会有高大的树木遮挡,导致按户安装光伏系统时遇到较大困难。陈康平建议,各级政府在协调具体实施时,综合考虑与小规模集中式相结合,充分利用村头空地、村集体屋顶、敬老院等公共建筑的屋顶等,装机规模几十KW到几百KW,收益由多个贫困户共享的模式,从而保证光伏精准扶贫得以有效落地。

由于光伏行业贷款的周期长,在正常的银行贷款利率下,在光伏持贫项目中,会有较大的经济压力。陈康平建议,在目前政府大力推动扶贫的基础上,可以明确银行体系每年的光伏扶贫金额指标,且要求按15 年甚至更长期年限、 2%~3%的年利率给予支持,从而保证扶贫工作的有效覆盖。陈康平认为,随着国家供给侧改革的实施,以光伏为代表的清洁能源,一定会获得社会资本的认可。 (中国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