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万人国考弃考 专家:其实弃考率挺稳定
人民网北京11月30日电 (记者林露)2016年度国考昨天下午落下帷幕,和往年一样,今年又有15%左右的考生在缴费确认后“弃考”,人数达到近14万人之多。中公教育公考专家张成接受专访时表示,由于近三年国考招录人数持续增加,“弃考率”的稳定导致考录比连年下降,各职位的平均竞争度呈逐年下降趋势。因此,人们会感觉到“国考热”正在降温,国考越来越“好考”了。
弃考者:没想到有2000多人和我竞争
今年12月,小艾就将拿到英国学校的硕士学位,10月回国时正值201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前夕,妈妈认为女孩子有一份体面、稳定的工作是正经事,将来接触的人也会比较有“档次”。为此,她建议小艾结合所学专业方报名试试。小艾对自己也很有信心,她报考了专业对口的一个部委岗位并顺利通过了资格审查,缴费确认时还交了90元钱。
当得知自己报考的岗位有2000多人在竞争时,小艾感觉有些出乎意料。虽然买了历年真题在做,但是由于找工作、实习都分散了精力,她感觉自己完全没有做好准备,最终她成为了“弃考族”中的一员。
近八年公务员“弃考率”都稳定在15%左右
记者对比发现,近两年国考弃考率相差并不大,都是14%左右。2016年度国考招录27817人,有139.5万人通过招录机关的资格审查,106.9万人进行了网上缴费确认,最终近93万人参加笔试,有近14万人弃考,参考率约为87%,参加考试人数与录用计划数比例即考录比约为33:1。而2015年度国考招录22248人,参加考试人数近90万人,近15万人弃考,参考率约为86%,参考人数与录用人数比为41:1。
张成分析说,每一种考试最终参加考试的人数与报名人数相比都会有一个差值,以国考为代表的公务员录用考试存在一定比例的“弃考率”实属常态。按实际参加考试人数与缴费确认人数相比计算的弃考率,已连续多年保持在15%左右,如以参加笔试人数与通过报名审核人数相比较,弃考率将近30%。
他说,观察国考是否降温,弃考人员是否过多的一个重要参照指数是“弃考率”是否稳定,考录比是否明显降低。从弃考率的角度来看,自有国考以来,更准确地说是自从每年实际参加考试人数被公开以来,弃考率的比值就是大致稳定的,常年保持在15%左右,从2009年以来没有发生显著变化。由此可以推定,每年公务员报考人员中有15%的浮动人群,这部分的人报考意愿是不稳定的,只有扣除这个比率,才能得到公务员报考的真实人数。
“公务员热”从高峰步步回落由升温区间转入降温区间
从考录比的角度来看,国考在2010、2011年度的招考中出现过一个极值,社会所谈论的“国考热”、“公务员热”主要是指这两年出现的考录比高峰。2010、2011年度的“国考”考录比分别是59.7:1、59.1:1,这是国考以及整体公务员招考最接近60:1这一考录峰值的时期。平均大约60个人竞争一个岗位,无论中央机关还是各省机关的公务员招考,都是历史上考录比最高、竞争最激烈的时期;而之前的2009年,考录比为57:1,之后的2012、2013年均为53.5:1,随后2014年考录比回落到50.7:1,2015年回落到50以内,2016年又进一步降低到40以内,即33:1这个有统计记录8年以来的最低值。
公务员招考热度由招考人数、报名人数、考录比3个指标决定,在历史峰值时期,2010年度国考招录人数仅比2009年增长2000人,而报名人数剧增40万,增长率近40%,千人争一岗的情况比比皆是,这是无可置疑的历史最高峰,是国考乃至公务员录用考试的极盛期;另一个历史高点是2013年度国考,招录人数首次突破2万人,报名人数也首次突破150万人,但报名人数的增长仅与招录人数呈正比,考录比并没有提高,意味着“国考热”乃至“公务员热”在此打住,随后即出现了从高峰步步回落的“考录比连年下降”趋势。今年的实际参考人数再次证明,持续多年的“公务员报考热”出现了实质性转折,已由升温区间转入降温区间。
“弃考率”仍然偏高折射出青年人的功利思维
考研的实际弃考率可能达到30%,而公务员弃考率常年保持在15%左右,比其他社会性考试要稳定得多。但不能回避的是,15%的弃考率仍然偏高。社会普遍倾向于相信,报考公务员是经过慎重思考的选择,选择这个职业的人比较老成稳重,对职位不会轻易放弃。而事实却是每年都有15%的年轻人放弃考试。张成分析说,尽管放弃的原因多种多样,故作强势者表示公务员并非求职第一选择,心态放松者表示“机会年年有,明年到我家”,并没有太看重这个考试;但更多的报考者是以“考试难度大,竞争太激烈,希望过于渺茫”的理由放弃参加考试的。因难度高而弃考,是谨慎判断形势之后做出的合理但不一定正确的选择。
张成认为,当代中国青年思维方式的一个显著特点即是工具理性的倾向极为突出,为达目的需要通过什么途径、使用哪些手段、付出多少代价,能够得到多少回报,计算极为精细清楚,这反映了以功利目标为出发点的工具理性思维主导了一部分青年人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