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兴、家富、人和、村美——景泰县美丽乡村换新颜

26.06.2015  17:37

    如今,走进景泰县青城村:一排排房屋规划整齐,沿街墙面粉刷一新;文化大院里跳舞的、唱戏的其乐融融……“新房子修好了,我们过着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路 净了、水清了,村容村貌整洁了,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心里就是舒坦。”村民闫立祯高兴地说道。近年来,景泰县把改善农村环境面貌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围绕“业 兴、家富、人和、村美”总体要求,科学谋划,创新机制,加快推进幸福美丽乡村建设,提升农村人居环境。

    绿色是长盛不衰的生命、是取之不竭的财富,更是人居环境中一道最为亮丽、最有特色的象征。景泰县在致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的同时,着力推进造林绿化工程 建设,给百姓一片浓荫。今年以来,该县大打乡村绿化美化攻坚战,以红水镇红沙岘村、芦阳镇石城村、五佛乡兴水村、草窝滩镇青城村(续建)四个省级美丽新村 示范点和喜泉镇新民村、条山镇水源村、草窝滩镇龚家湾村、红水镇昌林村等四个美丽新村为重点,投入苗木费100万元,调运栽植国槐、侧柏等园林绿化树种 15万株,并辅助栽植月季、丁香等花灌木。

    针对农村环境“脏、乱、差”的现状,景泰县大力开展了以垃圾堆、沙石堆、粪堆、柴堆、草堆等为重点的“五堆”清理整治活动,将拆除的空壳房、残垣断壁、猪 羊圈舍平整成林带、菜园后栽植苗木、进行绿化。通过对村内巷道、打麦场等公共区域上乱堆乱放的玉米秸秆等柴草进行集中打捆,整齐码放,不但使村内环境大为 改观,而且大大降低了火灾隐患。积极修建垃圾池,实现农村垃圾集中收集、随扫随收、常清常运,从而提升了环境卫生整洁度,各乡镇环境面貌有所改善。全县共 清理“五堆”6.8万方,拆除农村残垣断壁8000平方米。为环境整洁村配备垃圾清运车28辆、微型装载机24台、手推式垃圾桶860个,建成柴草集中堆 放点76处,修建垃圾池72个、公厕39座、完成柴草打捆19万捆,确保了乡村环境整洁美观、井然有序。

    在搞好环境整治基础上,景泰县还注重乡风文明建设。以道德讲堂、孝道红黑榜、乡村舞台、乡贤文化宣传栏“四个一”建设为平台,开展文明村(社区)、文明楼 栋、文明楼门、文明小区、文明家庭创评活动,推动文明村镇和“五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逐步培育良好的社会新风尚。目前,全县创建全国文明村镇2个、省级 文明村镇5个、市级文明村镇9个,有1786户农户在的“五星级文明户”创评活动中获表彰。

    在建设美丽乡村过程中,景泰县帮助各示范村建立健全了门前三包(包卫生、包绿化、包秩序)、五户联保、定期通报等长效管护制度,让农户“搞好自留地、各扫 门前雪”,实现门前的净化、绿化和美化。同时,推行环境卫生通报制度,制定环卫标准,到组到户检查,村上设立通报专栏,每半月定期张榜公布,对排名末尾的 3户农户,通过村广播及时通报,形成自我揭短亮丑、自我约束的规范机制,群众有了荣辱感、自觉性和进取心,从源头上解决了“脏、乱、差”问题,实现“人的 新农村”和“物的新农村”建设齐头并进。

    今年,景泰县还将依托农村能源、退耕还林等项目,引进推广一批农村能源新技术、新产品,努力发挥农村清洁能源在建设美丽乡村、推进农村社会和谐发展中的独 特作用。目前,建成“一池三改”沼气池110座;在漫水滩乡、上沙沃镇等2个乡镇试点示范新型农村沼气综合利用(沼气池体为全“玻璃钢”结构)72户;采 购发放全玻璃真空管式太阳能热水器156台、高效节柴炉47台,在全县建立废旧农膜回收网络,基本形成布局合理、方便群众的废旧农膜回收加工利用体系,使 废旧农膜污染得到基本控制。

    随着一批批惠农工程的落实,户户青瓦白墙,家家窗明几净,厨房内外明亮整洁,厕所猪圈干净卫生……一副“青山绿水庭院美,白墙红瓦分外娆”的美丽画卷正在景泰大地徐徐铺呈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