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市2015年水利工程建设实现安全零事故、人员零伤亡目标

28.12.2015  17:12

      本站讯   2015年,平凉市共在建各类水利工程62处,投资规模达到5.7亿元,项目涉及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土地出让收益“五小水利”、小型农田水利、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山洪灾害防治、抗旱水源、抗旱应急水源配套、江河重要支流治理、大型灌排泵站更新改造,农村饮水安全、县级水质检测中心建设等工程。目前,除抗旱水源、江河重要支流治理、大型灌排泵站更新改造项目完成年度建设任务外其余项目均已全面完成建设任务。一年来通过上下共同努力,工程建设实现了安全“零事故”、人员“零伤亡”目标,总体工作进展顺利。

 

      一是健全组织抓保障。 全市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由市水务局基本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牵头负责。长期以来,县(区)无常设专门质量监督机构,质监人员兼职代管,队伍流动性大,随着近年工程建设强度不断加大、质量监督任务十分艰巨,现有队伍力量、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新时期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监督管理的需要。2012年启动加快水利改革试点工作以来,平凉市紧紧抓住政策机遇,主动衔接汇报争取,2014年组建成立了各县(区)水务局质量监督与安全管理站,核定为副科级财政拨款事业单位,隶属县(区)水务局,共落实人员编制35人。2014年9月27日,省水利厅以甘水农水发〔2014〕378号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优化农村水利项目建设程序强化项目建设管理的通知》,简化了部分水利项目审批环节,下放了审批权限。我局根据省水利厅文件精神,经过充分讨论研究,以平水发〔2014〕322号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搞好农村水利项目建设管理工作的通知》,对部分项目建设管理程序进一步优化,确定全市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实行分级管理,明确了市县质量监督机构职责划分及具体工作分工。通过分级管理,进一步提高了行政效能和工作效率,水利安全生产工作初步走上了专业化、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的管理轨道。

 

      二是坚持程序抓落实。 工程开工前,严格对设计文件、法人组建、工程开工、工程招投标、质量监督书办理等一个环节一个环节进行审核把关,有效避免程序不全、把关不严、仓促开建等问题发生;工程建设中,不断强化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四制”管理。落实法人职责,配足配强项目法人技术力量,制定了工程建设相关规章制度,实行专业化管理,强化责任意识,对参建各方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进行认真监督。积极推行公开招标制度,认真履行招标申报审批备案制度,从严审查投标人资格条件,公开、公平、公正、择优选择施工、监理、设备供应单位。监理单位都按要求组建了工程现场监理机构,实行总监理工程师负责制,切实履行合同职责,制定了监理规划、监理实施细则,完善了监理日志、监理月报、监理例会等;坚持巡视、旁站监理,认真进行工序签证把关,审核工程计量,签发付款证书,加大了见证取样和平行检测密度,进一步规范了质量评定表格填写和质量认定工作。坚持合同管理贯穿工程建设始终,不断渗透到设计、施工、监理、设备供应等各个层面,深度和广度都有所提高,在建工程均按水利部下发的合同示范文本制定了合同,各参建单位都能主动以合同约束建设行为,没有出现借口不签合同或不履行合同义务的问题发生。

 

      三是严格标准抓质量。1.坚持建章立制规范建设行为。 近几年,市水务局先后制定下发了《平凉市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实施细则》等6个建设管理规范性文件,结合国家、省上简化程序、下放管理权限的有关精神,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优化农村水利项目建设管理工作的通知》,不断规范程序、统一标准、明确要求。 2.从快从严贯彻新标准要求。 水利部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7个标准出台后,市水务局立即安排各县(区)购买了新标准书籍,提前学习领会标准精神,全市统一要求从2013年8月开始执行新标准,并统一下发了相关电子表格。坚持从项目划分入手,划分不合格,坚决返工修改,直到符合要求下发质量监督书,并在开工前约谈县(区)质监负责同志对表格填写、质量控制措施进行讨论交流,理清工作重点,明确控制办法。 3.注重业务培训提高监管水平。 刚起步的县(区)质量监督与安全管理站人员新手多、业务生,为了尽快熟悉业务、推进工作,年内先后组织县(区)人员参加省水利厅质量监督培训2次,进一步强化了程序管理、项目划分、新标准执行等方面的业务能力。市水务局在日常督查检查工作中,既注重外业工程质量,又兼顾内业资料跟进到位,发现问题,立即指出,共同研究,督促解决。4月8日至14日,我局抽调水建科、质安科、市水电勘测设计院、土工实验室等单位人员组成抽检组,对全市完建的崆峒区颉河、小路河,华亭县策底河,庄浪县庄浪河,静宁县甘渭河、南河(李店河)6处河堤治理工程进行了抽检。主要检测内容包括河堤长度、斜坡砼厚度、斜坡砼强度、砂堤密度、行洪断面复核等5项内容。全面复核了完建工程堤防长度,共抽检断面36个,完成斜坡砼厚度取芯检测72个,数显回弹仪检测砼强度72组,灌水法结合无核湿度密度仪检测砂堤碾压干密度36组,全站仪复核行洪断面36个。抽检结束后,逐县(区)下发了质量抽检分析评价报告,督促建设单位对质量缺陷进行了修复。通过抽检活动,及时纠正了工程建设存在的质量问题,规范了各参建单位的质量行为,提高了全市水利工程质量管理水平。 4.齐抓共管推进质量管理措施。 市、县(区)质量监督与安全管理部门根据工作需要,去年及时购买了相关规范标准书籍,购置了回弹仪、测距仪等部分便携式检测仪器,今年计划再补充采购一批质量检测设备,不断提高检测能力,严控工程质量。各在建工程全部建立了法人单位负责、施工单位保证、监理单位控制和政府部门监督的工程建设质量管理体系,积极推行工程质量终身制,按照施工单位全面自检、建设单位抽检、监理单位复检、市水务局质量监督站终检认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全程质量控制。各参建单位都按工程建设管理要求制定了相关建设管理制度和技术规程,落实了质量管理人员,严格审批进场人员、施工进度计划、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图、防汛预案等,认真落实施工单位“三检”制,项目法人和监理单位跟班作业、平行检测复核、工序签证把关,全力抓好抓实工程质量。

 

      四是强化督查抓提高。 坚持质量、安全、建设、防汛分工不分家,检查各有侧重,同时兼顾全面,跟踪督办落实整改措施;边排查问题、边整改落实,注重消化解决问题。年内共组织各种质量督查检查活动8次,共下发督查反馈意见16份、要求整改通知单7份;把河堤治理工程作为年度质量监督的重点,在工程开工前,严格审查工程砼强制式搅拌系统、施工碾压机械、滑模机械、现场检验室等硬件设施是否到位,认真进行开工条件审查。工程建设中,市、县质监站联动,定期不定期深入工程现场,全面对工程建设情况进行督查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