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密集场所问题依旧存在

22.08.2015  01:34

存在火灾隐患的加工厂

    兰州晚报讯(首席记者桑杰才让实习生刘欢文/图)雁滩旧货市场突发火灾虽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敲响了火灾隐患不可忽视的警钟。8月21日,本报记者在一些人员密集的商场、批发市场、板材市场、家具市场等场所进行了走访,发现预防措施喜忧参半,部分从业人员仍我行我素,令人担忧。

    喜 消防设施都较完善

    现场一:三森板材市场商铺门前摆放灭火器

    记者在三森板材市场大院内看到,一排排砖混及彩钢相结合的房屋非常整齐,院内禁止大型车辆停放,道路很宽敞。每个商铺门口显眼位置摆放了灭火器,让人一目了然。据商户们讲,每年市场都让他们定期更换灭火器,店铺大的置放4个灭火器,店铺小的置放2个灭火器,并且市场有几个地方都有消防栓,如发生火情,商户可以就近接水,及时扑火。在采访中,一商户告诉记者,以前市场内发生过火灾,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因此,市场防火工作抓得非常严,禁止一切大型车辆在市场大院内停放,为的就是一旦发生火情,消防车等能够及时到达现场扑救。禁止市场内所有人员吸烟,并且保安在巡逻中,消防安全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巡逻项目。随后,记者查看了多个商铺,大都设置了消防灭火器,消防通道非常通畅。

    现场二:各大商场标识明显

    现在很多商场建筑面积很大,走进去就容易犯晕,感觉就像迷宫一样,若安全标志不明显或不连贯,一旦发生事故,顾客很难找到逃生出路。对此,记者走访了百盛、亚欧、西单等大型商场和超市,发现各大商场的消防设施和标识都比较完善,几乎每个柜台都放有两个灭火器。“进商场之前,我们都要经过消防安全培训,合格了才能上岗。而且每年都有两次消防安全演练,让我们每一个工作人员都进行实际操作,掌握怎样使用灭火器,这样如发生小火险,我们自己就能解决了。”某商场的店员说。

    忧 防火意识薄弱

    现场一:东部后门商铺均没灭火器

    当日中午,记者驱车来到东部市场后门时,进出的车辆将后门的通道堵死,行人在车辆缝隙中艰难通过。记者注意到,后门的巷道两边都是一个个商铺,除了行人,门口摆放的货物显得非常杂乱,每个店铺都没有灭火器。当记者进入一家商铺询问有无灭火器时,商铺老板竟说灭火器放在家里了。还有一名女商户则称,市场让她赶紧买来灭火器,可是她觉得没地方放,所以一直没有购买。随后,记者走访了多家店铺,均不见灭火器的踪影。当记者问如果发生火灾怎么办时,商户们竟称:“这倒也没有多想,火灾应该发生的几率不是很大吧。

    现场二:雁东路东段家具厂成“重灾区

    记者在雁东路东段的一排民房中看到,这里布局了大小数十家木材加工厂,每个加工厂都有大量木材,并且四处乱堆,加工人员嘴里叼着烟施工,非常危险。“这里是火灾隐患的‘重灾区’。”据居住在附近的田先生说,这里的厂子是否正规先不说,可是这里已经发生了大大小小数十起火灾,想着火灾发生后,加工木材的人员会重视,可是仍然我行我素,生活区域和生产区域在一起,更有甚者用液化气罐在里面炒菜做饭,若发生火情后果不堪设想。

    随后,记者走进一家加工厂,这家工厂没有厂名,但里面的电锯声声声入耳。记者在另一家工厂看到,里面堆满了各种木材及油漆,有工人现场抽烟。当记者问及有无灭火设备时,一名南方口音的男子没好气地说:“有没有灭火器管你什么事?

    相关部门

    明确消防安全整治五大主要对象

    雁滩旧货市场发生火灾后,城关区政府有关负责人强调,消防问题不是偶然发生的,这背后有其必然性。各相关部门、各街道、各村各社区必须高度重视,对于辖区的消防安全工作进行认真反思,分析原因,总结经验。

    同时,城关区政府对各级、各部门工作人员提出了五点工作要求:一是每一个人都要认真思量,对于消防安全工作思想上是否足够重视;二是各部门履职履责是否到位;三是自查落实是否积极;四是工作督查、隐患排除是否内行;五是整治工作上是否得力,行动是否有力。

    对于辖区消防安全隐患,城关区政府将重拳出击,大力整治,城关区明确了消防安全整治行动的主要对象:一是各类市场,包括街道、村等辖区自营市场,特别是一些商贸流通市场;二是小作坊、小工厂,特别是青白石、东岗一带这种工厂相对集中,尤其要加大整治力度;三是人员密集的场所,包括娱乐场所、宾馆饭店、医院、学校等;四是易燃易爆品生产加工和仓储物流场所;五是各物业小区,特别是多产权物业小区,要由房管部门牵头,物业公司来具体落实。城关区政府强调,此次消防整治要严肃问责,要坚决“关停一批”,“处罚一批”,“抓捕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