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世界杯 拒绝“世界悲”

18.06.2014  19:05

    巴西世界杯大战正酣,然而国内却因此发生了两起不幸的事情。大连51岁的老球员李明强在观看西荷大战时心脏病突发,抢救无效去世。另外,苏州一名年轻男子猝死,当时他的电脑开着,正好放着智利对阵澳大利亚的比赛。(6月16日《泰山晚报》)

    随着世界强队相继亮相,巴西世界杯渐入佳境,球迷们也更加如痴如醉。足球是世界第一大运动项目,而世界杯四年一届,确实难得,这些因素都把成千上万的中国球迷吸引到电视机和电脑前。人应该有点兴趣和爱好,把足球作为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当然没啥不好。

    但是大连和苏州两地球迷看球过程中猝死的悲剧却告诉我们,凡事都有度,看球也不例外。一方面,因为巴西和中国时间差的原因,本届世界杯绝大多数的比赛都在凌晨时分进行,这对我们已经形成的生活规律和生物钟,无疑是个很大的挑战,而长期形成的生物钟一旦被打乱,可能会给我们的身体带来各种不适,这是应该引起我们注意的地方。另一方面,熬夜看球对身体本来就不好,而且进球失球,比赛输赢,都会让人情绪上产生波动。如果一些球迷本身就有高血压、冠心病等身体基础性疾病,则在情绪出现大起大落的时候,就很有可能导致疾病的发生,影响身体健康,甚至发生生命危险。

    如果说少数球迷因为看球引发疾病属于特殊情况,不具有普遍性的话,那么一些球迷因为熬夜看球而影响第二天正常的工作和学习,或者是像之前媒体报道的那样,通过在网上购买虚假的“病假条”请假看球,其实都有把世界杯变成“世界悲”的风险。比如熬夜看球,势必会影响自己的工作效率和工作状态,甚至造成工作失误,酿成生产事故;比如用虚假的“病假条”请假一旦被识破,势必影响自己在单位领导眼中的形象,影响自己的职场发展等。这些都是除疾病和生命风险之外的另外一种“世界悲”,同样值得警惕。

    说到底,熬夜有风险,看球须有度,我们应该倡导理性看球,理性对待世界杯这场足球盛宴。(苑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