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金融生态可持续须强力改革

29.07.2014  11:49

在“稳增长”政策带动下,中国经济上半年实现了企稳回升。最新两个数据可以进一步佐证:一是7月28日, 商务部 发布数据显示,2014年上半年我国服务进出口增势明显,达2847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3%。二是7月27日,国家 统计局 发布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8649.8亿元,同比增长11.4%。

  以上亮丽的经济数据表明中央政府4月以来出台的一系列“微刺激”政策效果初显,二季度中国GDP增速上升至7.5%,比一季度加快0.1个百分点,经济企稳态势逐步确立。值得一提的是,在实现经济目标问题不大的情况下,就业目标也处于可接受的范围内。

  国家 发改委 日前公布的调查失业率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全国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05%,连续4个月下跌。这释放出了重要信号:时间上,在三季度放松调控政策之际,这个数据可望提振市场对中国经济稳增长、保就业的信心;政策上,中央公开这个神秘数据,可能也是有意配合宏观调控维稳的思路。

  在这种情况下,政府有必要加大力度推动改革。尤其是那些对短期经济增长不利,但对中长期调结构至关重要的改革,需要减轻“稳增长”对改革推行的干扰。

  完善金融市场体系、理顺定向宽松的传导机制就是当前迫切需要改革的问题,当前,从金融市场的表现来看仍然难言乐观。7月23日,国务院更是出台了新金融“国十条”,正如专家所言,强力改革才能建立可持续的产业金融生态,光要求商业银行去落实政策,没有经济体制和金融体制改革的配合,实际将很难取得成效。

  比如,近期不少银行大量借助 信托券商 资管、基金子公司等“通道”业务,无形中形成企业获得融资的“买路成本”。这些层层加码的“通道”实际上加长了企业的融资链条,也加重了企业的融资成本。针对这些问题,新金融“国十条”明确指出,要缩短企业融资链条,清理不必要的环节,整治层层加价行为,要求理财产品资金运用原则上应与实体经济直接对接。

  客观而言,尽管去“通道”化政策的出发点是好的,但要想真正实现有效对接实体经济恐怕还需要配合其他方面的改革。要想改变银行理财资金层层加码到达实体经济的现状,只依靠去“通道”化未必能达成目标,放松贷存比增加信贷总量规模和放宽金融准入管制等配套措施的实施也有助于缓解企业融资链条过长的难题。此外,单纯去“通道”化将会挤占信托、基金等其他金融机构的生存空间,强干弱枝的结果只会强化商业银行在整个金融市场的垄断地位,不利于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培育和发展。

  当前的经济企稳主要受“稳增长”政策变强影响,仍属于政策作用下的短期回升,毕竟,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不仅是修路和改造城市,更重要的是推动产业升级,建设现代化的产业集群,提高生产力。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仍然得靠实业,尤其是高端制造业以及与其共生共荣的生产性服务业,而这离不开产、学、研、政的合作与努力。

  正如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日前在 山东 与新注册小微企业主座谈时所言,上半年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市场预期稳中向好。但也要看到当前仍存在下行压力,必须坚持区间调控,注重定向调控,持续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发展动力,“把千千万万中国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调动起来、激发出来、释放出去,这就是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