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推动实施“六大特色农业产业”精准脱贫追踪报道之菜产业 大菜园托起致富梦

20.07.2020  14:11

  原标题:【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甘肃推动实施“六大特色农业产业”精准脱贫追踪报道之菜产业

  大菜园托起致富梦

  永靖县一家专门从事百合销售工作的企业吸纳当地贫困群众50多名。永靖县农业加工企业注重带贫增收,充分发挥社会责任,优先招收贫困群众,助力脱贫攻坚。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张子恒

  成县陈院镇甜豌豆种植进入管理关键期。近年,成县陈院镇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和青岛易锦公司签订订单种植30亩生菜和10亩甜豌豆,确保农民收益有保障。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张子恒

  泾川罗汉洞乡南河村日光温室培育的蔬菜苗,吸引周边菜农前往选购。今年,泾川县充分利用东西部扶贫协作政策机遇,利用天津市武清区对口帮扶资金,流转土地120亩,规模化发展蔬菜产业。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张子恒

崆峒区四十里铺镇发展现代化农业智能温室,当地村民实现就近务工就业。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张子恒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王朝霞

  蔬菜,是我们每天餐桌上的时鲜美味。

  蔬菜,是陇原大地上一道绿色风景线。

  初春,陇南徽成盆地菜畦新绿,早甘蓝、小白菜、苦菜争春竞鲜,惊艳舌尖;

  盛夏,中部沿黄灌区乡野色彩悦目,成片的高原夏菜在风里荡漾出层层绿色的波浪,欢快地抖动着阳光;

  秋末,渭泾流域田垄间,秋茬露地菜、拱棚菜流青溢翠,清香四溢;

  隆冬,河西走廊千里冰封,成片的日光温室银白如雪,像一艘艘白色帆船,航行在广袤土地上。

  一年四季,我省在“丝路旱寒农业带”精心打造的900多万亩的“大菜园”,丰富了城乡居民的“菜篮子”,跻身于全国五大商品蔬菜基地之一,鼓起了广大菜农尤其是贫困群众的“钱袋子”,成为我省脱贫攻坚的“六大特色农业产业”之一。

   错峰头——高原夏菜敲开脱贫大门

  炎炎夏日,海拔2600米的兰州市榆中县马啣山,清凉爽快。青青菜畦,一棵棵娃娃菜青绿挺拔、包裹紧实,一个个花椰菜正结花球。

  “这里海拔高、气温低、病虫害少,几乎不用农药。蔬菜生长周期长,品质好,是兰州高原夏菜中的冷凉型‘精品蔬菜’。”兰州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刘颖说。

  据悉,农业农村部每年进行的全国大中城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中,兰州市一直名列前茅。兰州市连续三年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总体合格率在98%以上,位居全省前列。兰州市冷凉型高原夏菜于2019年5月被列为粤港澳大湾区专供基地。

  马坡村70岁的村民包德和正在给蔬菜喷洒叶面肥,“咱这儿寒凉,祖祖辈辈种不成菜。技术人员教我们全膜双垄三沟技术,不仅种成了菜,菜价都很好,比川区蔬菜价格高出一半。去年我种了2亩花椰菜、娃娃菜,纯收入近1万元。”

  “5毫米左右的微量降雨通过膜面集雨,渗透到蔬菜根部,与一场透雨的效果相当。”兰州市农研中心蔬菜站站长滕汉玮推广研究员介绍,全膜双垄三沟技术不仅增温、蓄墒,最重要的是集雨,因为有3条沟,可以最大限度地将降水收集,全膜覆盖控制了地面的无效蒸发,解决了旱地种菜缺水难题。

  冷凉干旱山区,大都是贫困地区。技术的变革力量,扶贫的扶持政策,让兰州高原夏菜从川水地向山旱区扩展,从海拔1000多米延伸到海拔3000多米,从兰州辐射甘肃全省及宁夏、青海、西藏、新疆等省区。

  海拔两三千米的甘南牧区也成功种植高原夏菜。

  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利用高原气候发展高原夏菜。纳浪镇纳浪村用村集体经济流转土地165亩种植蔬菜,吸纳贫困户产业到户扶持资金80万元,按照“村集体经济+合作社+贫困户”模式,成立卓尼县那麻纳农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下设惠丰蔬菜专业合作社生产经营蔬菜。

  64岁的梁赛外在合作社打工,“平时就是拔草、摘辣椒、施肥,不用出多大劲,月工资2400元。加上自家3亩地入股分红等,去年大概收入4万元。”她说,“以前手里攒点钱根本不敢买东西,一直捏着,就怕突然来个头疼感冒没钱看病。现在政策向我们贫困户倾斜,通过种菜,手里钱宽裕了,日子也好过多了。”

  “一亩菜、十亩粮”。永登县武胜驿镇海拔高达2900米,对村民王天来说,他们这里6月才开始种菜、9月收获。“采摘时其他地方的露地蔬菜已售完,我们的蔬菜巧打季节差、卖出好价钱。去年我种了20亩红笋、菜花,收入10多万元。”王天来说。

  每年5月至10月份,兰州高原夏菜有效补充了东南沿海因气候炎热、“伏缺”季节蔬菜缺口的不足,为长三角、珠三角、中部重点城市提供20多个种类200多个品种的蔬菜,保障了东南沿海淡季蔬菜供应。截至2019年底,兰州市蔬菜种植面积达82.52万亩,总产量达172.28万吨。

  如此大面积、大体量的蔬菜销售如何?

  记者在兰州定远高原夏菜交易市场看到,这里分门别类、仓储完善、物流齐备,村民们交售刚采摘的鲜菜,经纪人来往穿梭、忙碌联络、商谈交易,工人们麻利地掐叶、整理、包装蔬菜,经销商将一辆辆用冷藏设备装载蔬菜的大货车运往全国终端市场……这里已成为全国高原夏菜的物流集散中心和价格形成中心。

  兰州高原夏菜的“错峰头”,被国家列为西北内陆出口蔬菜重点生产区域和“西菜东调”“北菜南运”的五大商品蔬菜基地之一,备受消费者青睐,部分外销东南亚地区。

  兰州高原夏菜以优良品质在市场上独树一帜,占当地农民收入的三分之一。高原夏菜是一项脱贫致富产业。

  2019年,全省蔬菜面积910万亩,蔬菜产量达2750多万吨,全省蔬菜60%销往国内80多个城市乃至东南亚市场。其中高原夏菜每亩收益在1万元至1.5万元,蔬菜产业成为我省种植业中面积、产量、效益增长最快,对贫困群众收入贡献份额最高的产业之一。

   好中优——蔬菜大棚变成“小康棚”

  隆冬时节,万物蛰伏。全省两大设施农业优势产业带——以河西走廊与沿黄灌区6市为核心的日光温室蔬菜优势带和以陇南、陇东为主的塑料拱棚蔬菜优势带,犹如白色长龙延伸。

  日光温室里温暖如春,西红柿、茄子、辣椒、黄瓜等茄果类、食用菌、特菜类绿意盎然;拱棚里小油菜、菠菜、韭菜等叶类菜,水灵灵、鲜嫩嫩,馨香四溢。

  在肃州区东洞镇肆号村,昔日的戈壁荒滩变成连片日光温室。在刘世雄的温室里,节水滴灌、水肥一体化、无土栽培、自动化控温等高科技设备一应俱全,“以前凭经验种菜,现在靠科技种菜,风速、土壤水分、二氧化碳含量等都有传感设备自动监测,如有异常第一时间反馈到手机上。”刘世雄介绍,“我们着力打造无公害绿色蔬菜,你看这授蜂的熊蜂,一点农药都受不得,不然就会死,还有这无土栽培的基质,经消毒杀菌、作物根部病害很少,都不用锄草了。”

  “今年疫情前期,蔬菜销售有点影响,但省里很快开通了绿色通道,蔬菜销路畅通了。”刘世雄说,他家近两年建了4座标准化日光温室,又租了2座日光温室,发展了16座小拱棚,每座温室年收入5万多元,拱棚也收入两三万元。他父亲从通渭县移民到这里,过去日子很清苦,如今发展大棚蔬菜富裕了,“蔬菜大棚变成了致富棚。”他由衷地说。

  2019年,仅酒泉市开工建设了90个戈壁生态农业产业园,吸引敦煌种业、巨龙集团等35家龙头企业、49家合作社和7000多户农户投身发展。

  “我给设施蔬菜起名为‘日不落产业’。”酒泉市农技服务中心副主任张国森告诉记者,“河西地理气候资源独一无二,几乎每天都艳阳高照,夜晚气温又十分低,温差大,是发展优质设施蔬菜的‘阳光产业’,加上祁连山纯净的雪水,以及水肥一体等各类新技术,生产的蔬菜品质特别好,出口中亚及中东欧国家。”

  目前酒泉市戈壁设施生态农业达9万亩,每亩年纯收入2.5万元至3万元,是大田种植的10倍左右。

  2019年,全省蔬菜产业产值近500亿元,其中188万亩、807万吨的设施蔬菜产值达到260亿元。

  “好中优”——我省发展丝路寒旱农业,“干旱高寒”原本是短缺经济时代发展数量型蔬菜的“劣势”,如今已转变成满足人们追求天然有机、特色化、多样化需求发展的绿色高效蔬菜的“优势”。

  “戈壁蔬菜”鲜艳夺目。目前全省戈壁生态农业已达20多万亩,今年将新建6万亩,着力发展绿色有机蔬菜、瓜果等设施农产品,打造现代丝路寒旱农业示范基地。

  值得一提的是,河西走廊以张掖市为核心,永昌、肃州为两翼,培育河西走廊食用菌产业带,“西部菌都”逐步兴起。

  记者在山丹县采访时看到,戈壁滩上的荒沟边坡被巧妙利用,搭建起一座座食用菌棚,棚里一支支菌棒整齐排列,一朵朵白嫩嫩的双孢菇光滑饱满。昔日“风吹石头跑、地上不长草”的戈壁滩上,变成了“朝阳产业”的食用菌园。

  陈户乡东门村贫困户徐国海介绍,“我们这里气候冷凉,适宜种双孢菇,双孢菇一般在14至20摄氏度的温度条件下生长,山东、福建等其他省区是冬天温棚种植、出菇、上市。而我们打反季节差,夏秋时种植、出菇、上市。双孢菇很节水,每天只需浇一小桶水即可,每亩年用水量约80立方米。”

  “我种了半辈子的庄稼,也没有过这么好的收成。”徐国海感慨道,“以前种10亩地,全年收入也就四五千元,而这一棚1亩左右的双孢菇,纯收入2万多元呢,这小蘑菇可真不简单呀!”

  不止河西,河东地区食用菌棚,在产业扶贫项目支持下如雨后春笋般兴起。

  记者在临夏县先锋乡易地搬迁点看到,400多座钢架大棚鳞次栉比,棚内清凉温湿,一垄垄基质上,一支支羊肚菌探出“脑袋”,戴着花斑纹的“帽子”,“以前1座棚种西红杮、番瓜收入2万元,而种羊肚菌1茬就收入3万元,1年能收两茬。我们已吸纳了108户贫困户在这里就业。”奔康合作社负责人祁俊珍说。

  正在采摘羊肚菌的贾珍玉,是从南原乡贾家沟村搬迁到这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她告诉记者:“以前在山里守着穷日子,搬下来翻身啦!我在合作社打工每天收入70多元,每年还有2000元的分红。现在学会了种蘑菇,以后准备承包大棚,多干些、多些收入。”

  目前,全省食用菌生产规模逐年递增,2019年食用菌袋栽约13700万袋,双孢蘑菇约35万平方米,产量25万吨、产值18亿元,已成为我省贫困群众一项快速兴起的脱贫致富产业。

   独一份——一村一品引领群众致富

  初春,渭河岸边的甘谷县小拱棚绵延成片,露地嫩绿的葱芽初露。

  新兴镇崔家村大葱经纪人马虎虎娴熟地从土里挖出一根葱,剥去外皮,折了一截嚼得清脆,“甘谷大葱西北盛名,辛辣中带着香甜味,水分大,在地里干农活累了,吃根葱能解渴哩。今年虽然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但大葱紧俏,春节期间1斤3元,现在1斤1.8元,远销西安、成都、银川、西宁、重庆等地。”

  甘谷大葱葱白脆实、质地脆嫩,落地即断,嚼之无丝,香辛多汁,辣度适中,因品质上佳被列入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指标达到绿色食品标准要求。

  “河南南阳的大葱长而细、山东的大葱粗而壮、陕西红葱辣得人能掉眼泪……”种植、贩运大葱的雒家村村民雒成子深有感触,“好点的甘谷大葱一根葱要卖一块多钱!我们就是靠种大葱、贩大葱,盖了新房,买了摩托车,供孩子上大学。”

  据省经济作物站张学斌研究员介绍,甘谷这一区域土壤、水质的特殊,生长的佐料类蔬菜香辛浓郁、味道厚重、口感纯正,生产出久负盛名的甘谷辣椒、甘谷花椒、甘谷蒜苗、燕家韭菜等。

  “甘谷大葱”是我省五彩缤纷的“菜园子”的一员。我省各地突出地方特色,统筹规划,推进标准化生产,做大特色蔬菜,具有地域的“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特色蔬菜,成为产业扶贫的生力军。

  不止甘谷,靖远县北湾镇的黄瓜,武山县的韭菜,张家川的乌龙头,秦州区的金针菇,永昌县的胡萝卜,合水县的白黄瓜,宕昌县的辣椒等,成为我省的“独一份”的“甘味”蔬菜品牌。

  截至目前,全省各类蔬菜已注册的无公害农产品368个,绿色食品306个,有机食品1个,地理标志产品17个,“三品一标”产品数量大幅增加。全省蔬菜良种利用率达95%以上,商品率达65%,优质精细菜比重达到30%以上。

  溪水潺潺、薄雾袅袅,游人来到康县长坝镇花桥村,下榻农家庭院,游走菜园花圃,吃村民自家地里的时蔬、山野菜,倍感惬意。当地村民利用山水资源办起农家乐,借助美丽乡村旅游,一年收入好几万元。

  “用诗情画意破解贫困难题。”从山柴军爱老人指着自家墙上乡村旅游的宣传标语笑着说:“虽然我没念过书,但这是我最想说的话。”

  堤边种菜,田里长稻,水中养鱼,陌上结桃。徽成盆地的陇南,自然优美的乡野风景、舒适怡人的清新气候、环保生态的绿色空间,不仅利用生态环境好、天然无污染的地方发展露地、拱棚蔬菜,而且开发绿色农旅产业,呈现出田园风光与山水风光浑然一体的景象。

  山水田园美如画,蔬菜之地景色好。

  在天水农业科技园区,航天育种培育出的大型茄子、高产辣椒、特长豆角,观光人数越来越多,促进了园区休闲农业的发展;

  在永靖县刘家峡镇,当地村民种植的樱桃、西红杮、莲藕、草莓等,成了当地黄河三峡旅游景点的“座上客”;

  在榆中县城关镇李家庄村,发展特色果蔬种植、村旅游休闲等田园综合体,带动周边豁岔村、上浦家村和朱家湾村8844人共同发展致富……

  蔬菜,已不单纯是蔬菜,是生态陇原、绿色陇原的一部分。甘肃将继续探索蔬菜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融合发展之路,为贫困山区群众蹚出脱贫致富的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