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助农致富新产业——山丹县扶持食用菌产业发展走笔
投资少、见效快、收益高——近年来,山丹县加大食用菌企业招商引资和扶持力度,组织动员广大干部群众发展食用菌产业,探索“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食用菌发展模式,创出了一条脱贫致富的新路。
眼下,行走在山丹县沿山乡镇,田间地头的一座座食用菌大棚格外引人注目。“这蘑菇现在可是我们致富的宝贝。”正在大棚里采摘蘑菇的位奇镇高寨村种植户周祥说,他种蘑菇的效益一年比一年好。以眼下的这批香菇为例,每公斤收购价为8元,每个棚至少能产1万公斤,除去成本,3个棚年收入至少在10万元以上。
“说到底,我还要感谢政府的扶持。”周祥说,以前其他村的一些村民也曾尝试着种过蘑菇,但由于技术、销售等方面的问题,都没有成功。2015年,通过政府引导,他和县里的食用菌龙头企业——甘肃爱福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取得了联系。这家企业不但帮助他建起了蘑菇大棚,还提供可靠的菌种和技术服务,蘑菇收获后,企业上门回收。第一年,周祥就收回了所有的成本。
近年来,爱福公司按照“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及向食用菌种植户统一供应菌料、统一技术标准、统一示范菇棚、统一产品回收、统一产品加工、统一品牌销售的运营发展模式,带动引导山丹乃至周边市县群众种植食用菌,让大批群众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通过几年的发展,投资少、见效快、收益高的食用菌产业成为山丹大地上的“铁杆”庄稼。山丹县以此为契机,创优发展环境,全力推进食用菌产业发展,努力打造“河西走廊食用菌产业发展强县”。成立了食用菌产业发展协调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做好食用菌产业发展的指导和协调等工作。制定出台了《山丹县2017年现代农业发展奖励补助办法》等系列方案和相关扶持政策,为食用菌产业开辟“绿色通道”。
针对食用菌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缺资金、缺技术、缺人才等问题,山丹县采取“银行贷一块、招商引一块、农户筹一块、财政补一块、项目投一块”的办法,多渠道筹措资金。2010年以来,县政府每年统筹安排3000万元专项资金扶持以食用菌为主的现代农业,2016年增加到4000万元,今年又增加至5000万元,补助范围涉及菇棚、菌棒、环境调控设施、品牌打造、质量安全、产品收购等诸多环节。为了让农民掌握食用菌技术,还聘请中国农科院、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的教授等专家为产业发展顾问,引进了一批食用菌专业人才,为产业顺利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走进甘肃爱福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的蘑菇种植大棚,2米多高的铁架上,摆满了菌棒,一颗颗新鲜的蘑菇爬满了菌棒。公司推广部负责人告诉记者,菌类一年四季都可以生产,产量有保障,收益很稳定。
近年来,山丹县引导企业立足高起点定位,走工厂化、规模化的路子,产业发展后劲十足。根据食用菌品种特性、资源条件、生产现状、技术优势等特点,认真规划食用菌产业发展布局,着力构建食用菌产业发展格局,逐步建成“产业有龙头、研发有中心、生产有基地、营销有企业”的专业化、机械化、标准化、集约化的食用菌产业发展模式。
同时,山丹县加大食用菌生产基地建设规模,通过扶持龙头企业,在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示范园建成以双孢菇、海鲜菇、杏鲍菇为主的工厂化食用菌生产基地2000亩。通过扶持甘肃爱福、山丹金樽源等企业的菌种厂、培养料发酵场、菌棒场的设施配套水平,提高食用菌栽培原料供应能力,力争达到年产各类食用菌栽培菌种500万袋,生产草腐菌培养料10万吨、木腐菌菌棒2500万棒。(转自甘肃日报2017年6月2日04版,该企业在2015年获省级科技重大专项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