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路上的故事(6)】文化兴村改面貌 产业发展聚合力(图)
朴素的花纹,细密的针脚,一双双看似普通的鞋垫在雷磊眼中却弥足珍贵,这是平凉市静宁县原安乡民寨村父老乡亲们亲手为他绣制的。
有人说,人这一辈子,读过什么样的书,见过什么样的人,做过什么样的事,走过什么样的路,最终决定你拥有什么样的人生。在雷磊看来,两年的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生涯,成了他人生中最浓墨重彩的一部分。
民寨村位于静宁县原安乡东北部。曾经尘土飞扬的巷道、随意堆放的柴火、气味难闻的圈舍都让刚刚进村的他满是心酸。住着土房,睡着土炕,这里的老百姓,祖祖辈辈生活方式便是如此。
脱贫之路,道阻且长。唯有迎难而上,方可行则将至。而房屋改建便成了雷磊“走马上任”后的一大“拦路虎”。
土坯房旁边建起了砖瓦房“比如说有些子女在外打工,家中只有老人和小孩的家庭,就会觉得没有必要拆了再修,老房子只要能住就行。有些人是因为资金的问题不敢修。”雷磊说,仅仅是思想动员工作就做了很久。
通过电话给外出打工子女讲解现在国家的政策制度,分析他们家房屋存在的安全隐患,解答资金困难问题。雷磊和他的帮扶工作队就这样挨家挨户讲政策,作动员,让大部分的村民告别了土坯房。
随着居住条件的逐步改善,改变村民们的精神面貌成了雷磊最关心的事。新建一个民俗文化馆的想法,在他脑海里越来越强烈。通过多方努力,在甘肃省文化厅项目资助和乡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静宁县首家村级民俗馆拔地而起。
雷磊看望留守老人“自从村里有了博物馆,一下子热闹了,附近村上的人都跑过来参观,我们还举办过一次大型的文艺演出呢。”村医韩耀斌说,感觉村子一下子就成了“明星村”。
而整村精神面貌的改变,绝非一个民俗文化馆就可以完成。雷磊发现,村子里的学校条件设施都比较简陋。老师们只是完成课本上的知识,至于课外活动基本没有。思前想后,他决定积极发动身边的朋友搞捐赠,给孩子们做冬夏校服、捐赠学习用品和学校所需的办公用品。并且与两所大学签订大学生假期社会实践基地。从此大山里面的小朋友也可以画画、跳舞、学乐器……
路修了,水通了,灯亮了,村子里的基础建设越来越好了。可如何让村民们真真正正地富起来,让脱贫工作由“输血”变“造血”,让更多的劳动力记得住乡愁,也能留下来致富?
在走访调研的过程中,雷磊认识到,唯有产业才是精准扶贫的有效抓手,也是富民强乡的重要支撑。想要实现稳定脱贫,必须要有可靠的增收产业来支撑和保证。
过去村民们主要依赖种植马铃薯、玉米、小麦等经济作物作为主要收入来源。靠天吃饭不说,收入微薄更是让生活捉襟见肘。
通过大量的调研学习并结合当地的地理环境特点,雷磊决定在民寨村栽植早酥梨,并配套新一轮退耕还林政策。既培育了特色产业,也解决了挂果前期群众的收入问题。按照乡上“补助建棚、贷款引牛”的思路,积极发动群众建棚养牛,发展养殖大户,带动全村发展养殖业。在他的带领下,民寨村产业培育初步成型。
走访了解养殖情况农村是一个广阔天地,值得用汗水去深耕细作。2016年7月,雷磊的挂职期本应结束,在乡亲们的挽留下,他主动向单位申请,将驻村帮扶时间延长至2017年11月。他说,他要亲眼看着民寨老乡们实实在在地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