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大交通托起小康梦 ——我省公路铁路民航发展纪实
陇南市裕河镇余家河村新修的水泥路成为当地群众的致富路。
对于在北京做家政服务的史芸芸来说,今年春节格外激动,因为她可以坐上北京西开往兰州西的动车,回天水老家过年了。“早在去年7月份我就知道家乡通高铁了,当时就想着过年一定要坐高铁回老家!”史芸芸兴奋地说,坐高铁早上6时从北京出发,中午1时就能到天水,真是太方便了!以后不光是过年,平时也能抽空回趟家。
今年春节,在兰州工作的陈先生开私家车,带着妻子孩子回镇原老家过年。他激动地说:“现在全程基本都是高速公路,村里也通了柏油路,开车回家很方便。”
“抬头看天、低头看路。”自古以来,人们出行一看天气,二看交通。如今,随着我省公路、铁路、民航等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外出基本不用为交通问题发愁了。
路通百业兴。交通的快速发展,不仅为群众出行提供方便,更重要的是为全省脱贫攻坚提供了强大基础支撑。搭上交通发展的“快车”,全省人民正奔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幸福大道上。
“四好农村路”
为脱贫攻坚铺平道路
今年春节前夕,通往定西市的城乡道路上一派繁忙景象:利用节日,农民将秋季贮存的农副产品上市销售,大小运输车辆进村拉运;到县城赶集的乡亲们坐上通村班车,半天就能赶个来回;摩托车、三轮车、小轿车在村道上往来穿行,见证着昔日贫困村的巨大变迁……
高速公路接县区、国省干线通乡镇、农村公路连万家……农村公路的快速发展,给偏远农村注入无限生机和活力,成为农民群众的脱贫之路、致富之路、希望之路。
要想富,先修路。党的十八大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公路建设,各地各部门精心组织、精准发力、精准施策,着力“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为陇原贫困地区带去了人气、财气,也为党在基层凝聚了人心。伴随着一条条农村公路改造、拓展,我省农村“出行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农村物流网络不断完善,广大农民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
“在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方面,老百姓有强烈的感受,也有强烈的愿望。”定西市交通运输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定西马铃薯、中药材等特色产业丰富,但山大沟深,交通不便,农副产品运不出去,参与不了市场竞争,产量虽然很大,但效益上不去。“农民群众迫切希望把路修通,降低运输成本,畅通运输通道,加快发展就有了希望。”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近年来,我省紧紧围绕广大农民群众“走上水泥路,出门上客车”的愿望,全面推进农村公路“建、管、养、运”协调发展,让更多贫困群众告别了“人背马驮”“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历史。
记者从省交通运输厅了解到,近5年来,全省新改建农村公路7.7万公里,平均每年建成农村公路1万公里以上,解决了51个乡镇、8592个建制村通硬化路。截至2017年底,全省农村公路总里程达11.01万公里,所有乡镇和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了沥青(水泥)路。同时,实施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6.5万公里,加固改造危桥623座,实施溜索改桥6座,陇南山区4800户、1.7万名群众结束了祖祖辈辈靠溜索过河的历史。
道路通、百业兴。近年来,我省以58个集中连片特困县、17个插花型贫困县和6220个贫困村为重点,将“四好农村路”建设与产业基地、旅游景区、各类园区有效衔接起来,以路兴业、以业增收,农民群众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据了解,近5年来,全省共建成约1.3万公里扶贫路、资源路和产业路,共实施“千村美丽”示范村组道路硬化6008公里,带动全省建成旅游示范村72个、旅游专业村497个,形成了一批宜居、宜业、宜游的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
路通了,客商来了,大货车开进了小山村。静宁的苹果、武山的蔬菜、庆阳的黄花菜、临夏的牛羊肉、陇南的黑木耳……这些昔日大山深处的农产品走出大山,畅销全国,卖出了好价钱。
借助农村公路发展,我省还积极支持农村物流配送和电商发展。各地的农副产品搭上电商快车销售到海内外,大大缩短了从“田间”到“餐桌”的距离,丰富了城镇居民的“菜篮子”,也鼓了农民的“钱袋子”。
今年,省委省政府将进一步加大农村公路建设。省“两会”讨论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持续推进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启动实施深度贫困地区30户以上自然村道路及主巷道硬化工程,加大“四好农村路”建设。
对此,省交通运输厅已启动实施村组道路硬化工程,优先安排与国省干线、县乡公路连通成网、产业带动效益明显的自然村组道路硬化,年内计划下达自然村组道路及主巷道硬化工程4万公里,建成1万公里以上,进一步改善农村交通基础设施。
农村公路向更微小的单元——自然村延伸。从家门口出发,农民群众发展致富的道路更平坦,信心更充足。
铁路四通八达
搭上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幸福快车”
在兰州工作的小薜,今年回陇南老家过年则选择乘坐兰渝铁路。“去年我们全家自驾回陇南,一路虽然全是高速,但开车还是有些累。乘坐兰渝铁路,从兰州到陇南只要3个多小时,方便又快捷。”小薜高兴地说。
今年春运,宝兰高铁、兰渝铁路成为人们出行的“新宠”。这两条具有重大意义的铁路项目,分别于2017年7月和9月相继开通运营,给我省交通运输带来划时代的重大变化。
宝鸡至兰州高速铁路建成投入运营,打通了中国高铁横贯东西的“最后一公里”,使西北地区高铁全面纳入全国高铁网,形成新丝绸之路上的高速通道,对加快西北地区与中东部地区的经贸合作、人文交流,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世纪铁路,一朝梦圆。2017年9月29日,经过数十万建设者9年艰苦奋战,承载着几代中国人梦想的兰渝铁路全线通车运营。沿线数百万群众将由此挣脱崇山峻岭,搭乘兰渝铁路这趟脱贫致富的快车,迎接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钢铁巨龙任驰骋,飞天丝路架通途。近年来,在甘肃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公司紧紧抓住“一带一路”建设重大机遇,按照铁路总公司路网发展规划总体部署,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大力推进铁路重点工程建设,取得了骄人成就。
据介绍,2012年至2017年,兰州铁路局管内共建成天平铁路、中川铁路、兰新高铁、干武二线、宝兰高铁、兰渝铁路等8个铁路项目,全局运营里程由3375公里增加到5377公里,比2012年末增长59.3%。
目前,兰州铁路局管内银川至西安、吴忠至中卫、中卫至兰州、敦煌至格尔木、兰州至合作等5个重大铁路项目加紧建设,建成运营后可新增铁路运营里程1262.9公里。
如今,随着一批铁路大项目相继建成投入运营,东进西出、南来北往更加方便快捷,甘肃真正成为我国西部地区铁路交通大通道、大枢纽。
我省充分发挥通道优势,精准对接国际国内运输市场需求,开行“天马号”“兰州号”“南亚号”等国际货运班列,从中川北、颖川堡、白银市、武威南、马家坪等站,将建筑材料、瓷砖、石材、玻璃、机械设备、日用品、医药用品等“中国制造”,源源不断地运送到中亚、南亚及欧洲等国家。
兰渝铁路的全线开通,打通了我省南向铁路大通道。去年,渝桂黔陇4省区市共同发起建设中新(新加坡)南向通道,签署合作共建框架协议和关检合作备忘录,成功首发兰渝、陇桂铁海联运货运班列,实现了西北与西南、中亚与东南亚、“一带”与“一路”的三大连通,甘肃的枢纽地位和通道优势更加凸显。
搭乘南向通道的列车,我省洋葱、苹果等农副产品,通过陆海联运,出口东南亚市场,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同时通过回程列车,将东南亚的热带水果等带回甘肃乃至西北市场,满足群众的消费需求。
民航快速发展
架起开放开发的“空中桥梁”
前两年,在兰州某文化单位工作的邓先生,退休后在海南琼海买了一套房子。每到冬季,他像北方大多“候鸟老人”一样,乘飞机到南方“越冬”。这不,去年11月初,他就带上老伴早早“南飞”,在花开四季的海南过上一个温暖舒适的冬天。
“现在国家发展了,飞机航班多了,从兰州到海南,什么时候想飞就飞,真是太方便了!”说这话的时候,邓先生脸上洋溢着满满的幸福。
加快“走出去”步伐,民航飞机无疑是最快捷的交通工具。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民航事业发展,加大机场基础设施投入,不断拓展新航线,推进全省民航步入发展快车道。
特别是2015年理顺管理体制、新组建成立甘肃省民航机场集团以来,全省机场基础建设加快,航空运输生产节节攀升,创出一个个令人振奋的成绩。
记者从省民航机场集团了解到,全省民航旅客吞吐量从2014年的751万人次增加到2017年的1441万人次,连续实现2个200万级增长和1个300万级增长,三年翻了近一番,年均增速24%以上。兰州中川国际机场跻身全国千万级大型机场行列,成为近3年全国旅客吞吐量上升最快的机场。敦煌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50万人次大关,嘉峪关机场、庆阳机场、金昌机场、张掖机场也实现了快速发展。
目前,省民航机场集团已累计开通26条国际地区客运航线,3条国际地区货运航线,已通达至欧洲、西亚、日韩、东南亚等25座“一带一路”沿线城市。国内外通航城市已累计达到102座,累计执行货运航线5条,实现甘肃省航空全货运航线零突破。我省在兰州机场国际航空口岸开放的基础上,实现敦煌机场国际航空口岸正式对外开放。
3年来,省民航机场集团航站楼扩容、飞行区改造、服务设施完善等方面保障水平的提升,为运输生产的快速发展奠定基础。2015年2月,兰州机场T2航站楼投入运营,使兰州机场能满足1000万人次旅客吞吐量保障需求;2015年9月,兰州机场综合交通枢纽建成投运,使兰州机场成为国内继上海虹桥综合枢纽后第二个集民航、铁路、公路“无缝衔接”的综合交通枢纽;2016年10月,兰州机场4000米跑道改造完成,使兰州机场飞行区等级升级至4E,完全可以满足波音B747-400及空客A340-600等大机型的起降保障需求。
2016年7月,敦煌机场T3航站楼建成,并在近一年后完成将跑道延长至3400米,使敦煌机场飞行区等级由4C提升到4D兼顾4E,可保障年旅客吞吐量由30万人次增加到96万人次,可以全天候起降波音737、空客320、波音767等大型飞机。2017年1月24日,敦煌机场T2航站楼通过验收,标志着敦煌机场成为省内第一个建成国际口岸的支线机场。新建的陇南成县机场已完成工程验收和行业验收,正式开航运营指日可待。
2017年7月下旬,兰州中川机场三期扩建工程预可研评审大会在兰州顺利召开,会议同意兰州中川机场按照满足2030年旅客吞吐量38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30万吨的目标进行三期扩建,这将为兰州机场的新一轮高速发展夯实保障基础。
甘肃旅游资源丰富。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民航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省旅发委、省民航机场集团等部门密切合作,通过组织多种形式的航旅活动,宣传甘肃旅游,拓展航空市场,在敦煌、嘉峪关、张掖等地取得了良好效果,实现了我省支线机场夏秋旺季旅游包机增加、冬春航季“机场+”产品热销的良好态势。部分冬天去敦煌旅游的航线,平均客座率达到80%以上。
同时,成立了甘肃省民航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和甘肃省民航国际旅行社,专门从事民航旅游包机业务开发。通过不懈努力,省民航机场集团航班客座率已由2014年的72.8%提升至2017年的77.2%,增长了4.4个百分点。
为进一步方便旅客出行,省民航机场集团充分利用兰州地处中国版图几何中心的天然优势,倾力打造“经兰飞·无忧行”中转服务品牌。2016年以来,为中转间隔时限不少于75分钟的中转旅客提供跨航、无缝、便捷的快速中转服务。2017年,兰州机场共完成中转人数25.65万人次,中转人数日均达到703人次,较上年同期日均增加436人次,同比增长163.22%。(记者严存义 张铁梁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