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交流员赴甘肃研习:“百闻不如一见”

22.08.2019  00:00

  中新社兰州8月21日电 题:国际交流员赴甘肃研习:“百闻不如一见

  中新社记者 丁思

  学习中国汉语、了解中医药知识、走访农业和旅游发展……再次以“学生”的身份回到第二故乡甘肃兰州研习,来自哈萨克斯坦的拉苏十分开心,现从事哈中医疗保险工作的他,力求成为促进两地合作交流的桥梁,“研习结束后,计划开一家中医院”。

  21日,由甘肃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19年甘肃省国际交流员研习班正在兰州授课,来自白俄罗斯、法国、哈萨克斯坦、新西兰、罗马尼亚、美国等21国26名代表在兰州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城市发展等内容。

  很有语言天赋的拉苏精通八国语言,而最初学习汉语只是因为好奇。

  2008年第一次到中国旅游,听到了不同于其他语系的新语言,拉苏产生浓厚的兴趣,回国后便在当地孔子学院学习汉语;2012年进入兰州大学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学习三年,成为一名“中国通”,毕业后成为往返两地间的医疗翻译员。

  28岁的拉苏现供职于中亚丝路保险有限公司,是一名客户服务专员,与在哈萨克斯坦生活就业的中国人打交道成为了他日常主要工作。他说:“在甘肃的学习和生活经历不仅为我回国工作有了很好的铺垫,更让我开阔眼界。

  “百闻不如一见,中国发展速度太快了,只有亲自体验和感知了,才能学到新知识。”在研习班,拉苏总是乐于与其他国家学员分享自己在甘肃的所见所闻。

  此次研习班成员是来自各行业代表,包括公务员、教师、企业高管、媒体记者、技术人员、律师等。

  32岁的毛提斯·腾达伊·特伦斯是津巴布韦西马绍纳兰省省政府部长办公室副主任。他说,今年7月,该省省长来兰州参加了第25届兰洽会,说明两地十分关注贸易和商业关系;此行学习充分了解后,他将努力探索与甘肃在经济、科技、教育以及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合作。

  在为期一个月的研习中,不仅有甘肃官员、研究机构专家、高校教师等进行文化、经济、科技等方面的专业授课,学员们还将前往陇西药博会、甘南藏区、嘉峪关、敦煌等地实地考察,与理论课堂实现“知行合一”。

  “百闻不如一见。”来自法国的克雷蒙·德海世听闻课程安排,22岁的他作为该研修班最小学员,表示已经“迫不及待想要探索甘肃的资源优势、特色产业以及发展环境”,也希望将来能成为推动法国与中国加强合作的桥梁,推动双方创造长期愿景的双赢局面。

  甘肃省政府外事办公室主任张宝军在研习班上对学员们说,希望各国代表能够多了解中国和甘肃,探索甘肃的美丽,播撒友谊的种子,也希望你们能成为连接祖国和中国的桥梁,连接你们的地区和甘肃,为促进相互理解、友谊和合作作出应有的贡献。(完)

      甘肃新闻网 【编辑:杜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