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手记]上海交大讲席教授叶舒宪:大头山圆梦(图)

05.06.2015  19:57

  大头山圆梦

  叶舒宪

  (甘肃省华夏文明传承创新专家咨询组成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比较文学研究中心主任)

  在1982年承德举办的教育部首届东方文学讲习班上,听季羡林教授说阿拉伯人好幻想,其源头却来自印度的《五卷书》故事。大部分人不知道《五卷书》,但很多人读过阿拉伯故事《一千零一夜》后,都会被深深感染,在不知哪个夜晚的美梦中,依稀地走进某一座宝山,喊一声“芝麻!开门吧”,就真的看见遍地珠宝的奇妙场景……

  我自1978年在西安上大学以来,受到崇尚科学的教育,后来又曾远渡重洋访学欧美,科学精神树立,梦想能力遂大大衰退,毕业后从事教学和研究,写作的都是论文和论著,引经据典是能事,也曾讨论过中国文学的白日梦传统(见《高唐神女与维纳斯》一书),但是自己的梦想翅膀随着童年的飘逝,也就再也没有遇到腾飞的机会。

  这次盛夏时节来到瓜州,要去其边缘地区的一座山,名叫大头山,为什么叫大头山?

  按照咱们陕西人常说的话:“做你的大头梦去”。2014年7月19日,玉帛之路考察团一路西行最远的站点,也是这一座大头山,这一天将成为所有成员的圆梦之日。我们就像回到《一千零一夜》中寻宝人的幻境中。这一天清晨,在瓜州博物馆的领队带领下,考察团分乘四辆越野车,带足饮用水、黄瓜、西瓜、大饼、面包、鸡蛋等,浩浩荡荡,向瓜州的边境地区前进,一路上都是唐僧经过的关塞旧址,令人目不暇接。由于心中期待的宝玉之山就要显身,从事玉文化研究的同仁们简直不敢相信,一座古今都不见记录的白玉山在前方神秘地等待着探宝人

  图1,寻找大头山之旅,作者 叶舒宪/摄

  带路者依靠记忆,追踪着每一个岔道口上的可行途径。两个小时后,放慢速度,蹒蹒珊珊地摸索前行,终于来到一个山口前,全体下车改作步行,搜索入山。据说好玉都在山里面。

  中午时分,艳阳高照,西部高原上沙漠的干燥似乎要夺取所有生物体内的一点点水分。用瓜州县县长的话说:此地年降雨量45毫米,年蒸发量3140毫米。难怪有经验的探险人都说,荒野探险的最大威胁,一是迷路二是脱水。就在考察团沿河沟进入大头山中,烈日照晒下却不见宝玉,进退维谷的境况下,犹如神助,我们当下决策:放弃入山打算,抓紧时间反向行走,向着水流曾经淌过的下游方向搜索。走到山下平缓地带,果然逐渐有一些散碎玉石,被冲击到坡地上,俯拾即是。原来在乱石嶙峋的地表上不易找到好的玉石,反倒是在河沟边沙地上,容易看到水流冲刷出来的玉石。大家重新打起精神,分头捡拾起来。一边走一边捡,来到四辆车停靠的一个小山包,坐下来享用午餐。领队宣布说,我们还有一小时,就要上车回返。

  随着他话音落地,我在地上看到一深褐色的石头,拿铲子挖出来一看,原来是带深褐色表皮的玉石,玉石的里面呈现着白色。不是那种雪白和煞白,而是带一些乳白色的。再顺着地面延伸开去,竟然到处都是带皮色的白玉块。我哪里还顾得上吃饭,尽量集中精力挖取玉石,用随身携带的布袋装起来。同时招呼队友们,快来捡籽料吧,带皮色的小块为好。大家一阵激动,有的放弃食物,加入拾宝的行列;有的还是半信半疑,不停问:那不是石头吗?有价值吗?包括几位司机师傅在内,对我们的痴迷工作状态百思不得其解:周末到山野中却不休息,比上班还忙活!

  在下午离开大头山之际,车队行进了两个山口停下来,给大家五分钟时间方便,下车来向地面一看,竟然又是褐色皮的白玉石,又是一阵忙碌,带上最后的收获。正所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原来《山海经》中所记140座产玉之山中有一少部分山,注明其出产的玉种是“白玉”。我们在2004年出版的《山海经文化寻踪》中注意到古人对产玉之山的特殊关注,却没有意识到西周以来的白玉崇拜形成,使得中原文明自东周到汉代白玉产品日益发达的情况。若不是这一天的西域圆梦白玉日亲身经历,谁会相信《山海经》作者的叙述是不是子虚乌有呢?

  图2,玉帛之路考察团用玉石摆成的“玉帛之路”四个梦幻大字,作者 叶舒宪/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