亘古浩劫历史之殇痛

14.12.2014  01:44

    泱泱华夏,赫赫文明。仁风远播,大化周行。洎及近代,积弱积贫。九原板荡,百载陆沉。侵华日寇,毁吾南京。劫掠黎庶,屠戮苍生。卅万亡灵,饮恨江城。日月惨淡,寰宇震惊。兽行暴虐,旷世未闻。同胞何辜,国难正殷。

    哀兵奋起,金戈鼍鼓。兄弟同心,共御外侮。捐躯洒血,浩气干云。尽扫狼烟,重振乾坤。乙酉既捷,家国维新。昭昭前事,惕惕后人。国行公祭,法立典章。铸兹宝鼎,祀我国殇。永矢弗谖,祈愿和平。中华圆梦,民族复兴。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鼎铭文

    从“家祭”到“国祭

    12月1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遗属家祭活动在纪念馆启动;13日,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在南京举行。从“家祭”到“国祭”,中国近代史上最沉痛的一页,正不断加固于整个民族的历史记忆中。

    降半旗、奏唱国歌、拉响警报、全城默哀、敬献花圈……首个国家公祭日,高规格的祭奠仪式,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与无尽思考。

    77年前的12月13日,南京城陷,在此后的1个多月时间里,侵华日军血腥屠杀30万放下武器的士兵和手无寸铁的平民,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

    多年来,南京一直铭记这段灾难的历史。1985年8月,建立在“万人坑”遗址上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开馆。1994年12月13日,纪念馆首次拉响警报并举行集体悼念活动,自此,每年的这一天从未间断过。纪念馆已成为我国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对外交流的重要场所。

    纪念馆身后,有一个特殊的群体。

    作为经历者与受害者,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证言是历史的最有力证据。肩负着传承历史的重任,这批可敬的老人不得不强抑心中的悲愤,一遍遍地讲述灾难经历,甚至要与日本右翼对簿公堂。

    对于自己的后人,幸存者们有严格的要求。除了6岁的重孙外,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佘子清“督促”全家所有人必须到纪念馆参观,并亲自担任讲解员。每逢清明、“12·13”等特殊的纪念日,老人都会不厌其烦地讲述历史。小女儿佘珏说,对于父亲的讲述,她经历了从好奇到不耐烦、再到心情沉重的复杂过程。父亲年纪大了,他希望儿女们将祖辈们的伤痛记忆传承下去。

    个人证言、家族传承,最终是为了要将灾难的历史,深深烙在民族记忆中。

    “南京之痛,民族之痛。南京之悼,理应成为民族之悼!”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朱成山表示,自今年2月底“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正式设立后,首个国家公祭日如何祭奠成了社会关注的焦点。“首个国家公祭日隆重的祭奠仪式,凸显了一个民族对平民死难者的深切缅怀与眷恋,更彰显了一个国家正面历史的勇气。”朱成山说。

    当天的公祭仪式上,10位坐在轮椅上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引人注目。85岁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周湘萍拄着拐杖前来参加公祭仪式,整个纪念活动中,她一直认真地关注着仪式上的每一个细节。听到青少年代表诵读《和平宣言》时,老人难抑悲愤,泪水直流。她激动地说:“国家为死难同胞举行公祭,对逝者是慰藉,对生者则是一种警醒。希望后来人一定不能忘了历史。

    30多岁的阮超陪同爷爷、幸存者阮定东前来参加公祭活动。阮超说:“以立法形式设立公祭日,这是灾难历史最有效的传承。一个不忘历史的民族,定能实现复兴。

    “和平发展,时代主题,民族复兴,世代梦想。龙盘虎踞,彝训鼎铭,继往开来,永志不忘。”正如《和平宣言》中所述,家之祭、国之祭,正汇合成巨大的精神力量,推动民族不断走向复兴。

    我的奶奶当年是难民

    ——写在第一个国家公祭日

    “我今年已经吃上88岁的饭,到了名副其实的米寿。……每年12月13日,我都会在自家阳台上伫足静听,伴随着那凄厉、刺耳的警报声在古都上空盘旋回荡,思绪也往往被带回到当年只有12岁的我所亲身经历的一切……”这是我奶奶吴大年——一位南京老人在2012年12月13日开始使用博客时的自述。

    为免遭侵略者蹂躏,当年刚从南京鼓楼小学毕业的奶奶,随外祖父母、母亲等一家九口,1937年8月离开南京,开始了颠沛流离的逃难生活。途经苏、晥、赣、湘、鄂、贵、云七省,经历各种艰难险阻,历时9个多月,于1938年5月到达昆明。

    奶奶吴大年笔名小岵,江苏嘉定人,这个小难民后来在昆明就读西南联大文学院历史系。在民族危亡的年代,她和无数难民一样,在敌机轰炸下,几乎是徒步走遍山河破碎的大半个中国。

    “那年7月,我开始写《小难民自述》,当时我只有13岁。次年1月完稿,1940年3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得到冰心先生赐序,并由顾颉刚先生题写书名。”奶奶说。

    这本日记体裁的小书,只有4万字左右,却以一个小女孩的视角,忠实记录下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在日寇铁蹄下雪上加霜的悲惨情景:难民如潮,尸骨成堆,庐舍为墟,国民每天都在生与死边缘徘徊。“从那时起,在我幼小的心灵深处,既埋下对侵略者的刻骨仇恨,又充满着对自由和幸福的向往。

    2014年12月13日,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九十高龄的奶奶,依然在阳台伫立。而我,第一次如此深切地感受到那慈祥面庞下,有着怎样一个家国情怀;第一次理解了奶奶给小时候的我们诵读“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分量;也头一次意识到作为土生土长的南京人,承受的历史重负与责任。

    在这举国祭悼的日子,作为莫愁湖的孩子,一个小难民的孙女,我当祭上一瓣心香:战火毁灭了你们的生命,甚至湮没了你们的姓名。每一年的这一天,你们以自己的牺牲,提醒人们要“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自强不息,振兴中华”。我们要给你们的生命,献上永志不忘的花环。

    幸存者的祭奠

    清晨,儿子、儿媳一大早起来布置祭台,再一次将常志强老人的思绪拉到了77年前那个惨绝人寰的场景。

    胸口被刺伤的母亲,挣扎着给2岁的弟弟喂了最后一口奶死去,父亲和四个弟弟被枪杀,姐姐被奸杀。9岁的常志强因惊吓过度,昏死过去,侥幸生存下来。

    13日,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常志强一家十余口,集中在他位于长江边燕子矶附近的家中,第一次正式祭奠大屠杀中逝去的亲人。

    为了这次家祭,儿子、女儿提前制作了遇难亲人的牌位,设置了祭台。父母的牌位居中在上,下排是四个弟弟和姐姐,两侧摆着两捧黄白相间的菊花,最前面是香炉和烛台。整个祭台的背景只有两个字“思念”。在老人的带领下,四个儿女及孙辈、重孙辈,全家十余口人齐向遇难的亲人鞠躬、上香、献花。

    “伤痛还在,可终究要面对。”老人的儿女告诉记者,也许是国家公祭日的设立,让老人内心的伤痛得到些许宽慰,他最终同意在家中设立祭坛,祭奠遇难的亲人。77年前的大屠杀,对于这个家庭来说,是一场浩劫,对于世界而言,则是永恒的警示。

    “”说首个国家公祭仪式

    77名青少年朗诵《和平宣言》,和平大钟撞响3次,放飞3000羽和平鸽……在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上,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有着特殊的寓意。

    在为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敬献花圈后,南京市77名青少年代表现场朗诵《和平宣言》。宣言中对南京大屠杀历史的客观描述和对遇难同胞的深切缅怀,让很多现场公众落泪。据了解,之所以选择77名青少年诵读宣言,在于“77”这个数字寓意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77周年。

    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永久设立“国家公祭鼎”,是首个国家公祭仪式的重要内容。据设计者介绍,国家公祭鼎的设计亦有数字寓意,铜质的鼎身和铜质的底座重2014公斤,石质的底座重1213公斤,象征2014年12月13日举行首次国家公祭。

    仪式的最后一项议程,是由6名来自南京市工、农、兵、科、学、企界代表撞响和平大钟3次,每次间隔5秒,第一次钟声响起时,放飞3000羽和平鸽。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朱成山介绍,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30万以上,这是经战后国际军事法庭认定的事实,不容任何诋毁与质疑。“3”声钟响和“3000”羽白鸽,寓意纪念30万遇难同胞,也是再次重申这一法定事实。

    □本组文图均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