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戈壁千米井下矿山人:炮声轰鸣声谱写工作乐章
中新网兰州11月4日电 (记者 魏建军)“井下的放炮声、台车的轰鸣声成了我生命乐章的音符和节拍。”甘肃省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二矿区采矿四工区综合班班长马思清说,他喜欢在作业间隙休息时,在硐室里和工友们一起唱《真心英雄》,“这首歌唱的好像金川矿山人,也是我在井下实现的梦。”
“在岗无愧于责,做人无愧于心。”马思清很欣赏这句话,参加工作20多年来,他扎根戈壁矿山,在井下一线大胆革新,先后有20余项技术创新成果得到推广。连续多次被评为公司“先进生产者”“优秀共产党员”“杰出青年岗位能手”“金昌市优秀青年”“集团公司劳动模范”。
图为马思清井下工作场景。(资料图) 金川公司供图1999年,马思清从金川公司技工学校分配到公司二矿区,成为一名矿山工人。刚下井工作时,他对矿山艰苦的环境心存犹豫,更多是焦躁和恐惧。但当他看到数百名和他一样年龄的工友长年累月在井下工作,在千米井下实现自己的理想,那一刻,他想明白了。通过几个月的实际工作,“我爱上了矿山,更爱上了矿工这个职业。”
实习结束后,马思清选择了井下凿岩台车司机这个岗位。没出三个月,他就能独立完成凿岩作业。为保证爆破效果和单炮进尺,他常常将每一个进路的凿岩眼数、装药量、眼距记录在自己随身带着的笔记本上,每天休息时分析每条进路的爆破效果,分析自己的操作程序和布眼角度有没有问题,还能不能再提高。
马思清个人探索的“一期进路辅助眼、帮眼眼距”定位法,也在生产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收获,他的单炮进尺一直名列全矿之首,各项爆破成本参数一直控制在最低范围之内。在不到半年时间,他成了工区最年轻的生产班班长,在1999—2009年的10年时间中,马思清带领的生产班组已连续10年零事故。在班组推进人员优化组合,他积极推行蜂巢绩效管理法。
图为马思清(右二)参加金川集团公司2020年劳动模范颁奖晚会现场。(资料图) 金川公司供图10年来,他的班组共完成井下采矿166.98万吨,这个产量相当于一座中型矿山一年的产量。期间仅超产创造直接经济效益就达一千余万元。在工区标准化样板盘区创建工作中,马思清针对泥水治理这一难点,自行设计的《彩钢防雨槽》《多功能钢性水沟》等极大盘区泥水问题,使工区样板盘区达标率由48%提升到92%。
近几年,马思清和他的工友共实施小改小革项目58项,创造的经济效益达258.31万元,为单位节约材料费358万余元,其中“P16油管代替凿岩台车橡胶水管”的运用,提高了台车凿岩效率,每年降低生产成本近16.4万余元。
2020年6月,工区五盘区发生冒顶,马思清带领班组成员加班连点地处理冒顶,同时又面临儿子中考。但是那时工作面的安全隐患较严重,“作为处理冒顶的骨干,当时我也心存犹豫,一边是工人弟兄的安全,一边是儿子人生的关键时刻,孰轻孰重?”万般无奈之下,马思清定下心、扑下身来坚守在井下第一线,直到该冒顶段彻底处理完,顺利度过危险区域,才回家休息。
在马思清看来,“一个人浑身是铁也打不了几颗钉”。为了减轻工区技能人员短缺问题,特别是凿岩台车司机、铲运机司机,近年来,他向青年职工传授井下台车操作技术,18年来,他以师带徒,先后为工区培养各类司机26人。
“选择了矿工这个职业就是选择了一种责任。”马思清说,“我干这些不是为了别的,因为我经历过矿山事故,知道事故的可怕,我所做的事是为了让矿工兄弟们高高兴兴的上班,平平安安回家”。(完)
甘肃新闻网 【编辑:杜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