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五省旱区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座谈会在西宁召开

24.07.2014  13:32


2014年7月18日至20日,由杨凌示范区管委会牵头召开了西部五省区旱区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座谈会。科技部农村中心、杨凌示范区管委会、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科技厅、甘肃省科技厅、宁夏自治区科技厅、青海省科技厅、新疆自治区科技厅以及五省区农业示范园区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强调,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旱区农业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文明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国旱区土地资源丰富,光热条件好,气候资源多样,是全国农业增产潜力最大的区域,是保证未来粮食安全的重要增长极。北方旱区拥有耕地12.2亿亩,约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52.6%,据统计,生产了全国55.6%的粮食、76%的棉花、53%的蔬菜、49.3%的油料、56%的木材、56.2%的水果,牛肉、羊肉等肉类产量占全国的61%,蛋类占全国的70%以上、奶类占全国的90.4%,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区域。

会议认为,目前,我国旱区农业区域性水资源短缺,区域发展不平衡,协同推广工作机制有待健全,科技对旱区农业的支撑引领作用有待进一步增强。农业技术人才相对缺乏,农业信息化程度偏低,先进、适用性科技成果推广应用渠道不太畅通,农民增收后劲不足,农产品竞争力不强,旱区农业效益不高。要实现旱区农业增产的潜力和保证未来粮食的安全,需要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和示范推广的支撑引领。

会议强调,国家对农业科技发展高度重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提出,要发挥政府在农业科技投入中的主导作用,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支持力度。要打破部门、区域、学科界限,推进农科教、产学研紧密结合,有效整合农业科技资源。国家《“十二五”农业与农村科技发展规划》把农村科技服务与基层科技工作作为一个重要方面进行了论述,指出要以建立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推进大学农科教推广模式,发挥科技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要全面推进“一城两区百园”建设,加强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建设。